卅三、孫大總統薦袁自代(第3/4頁)

以上條件,固易滋疑議,故略為解釋。其他皆清帝辭位後,關於一身及祖宗家族等事,無關宏旨,予以優待,使各國曉然於此次革命,純持人道,尤為民國之榮譽。至於待遇滿、蒙、回、藏各民族之條件,系因滿、蒙、回、藏各民族贊成共和,合五大民族同建中華民國,民國當然有此辦法,非因清帝辭位之故。參議院既已切實宣明,已一並於清帝辭位之後,由兩方代表照會駐京各國公使,請其電達各國政府矣。茲將全文電陳左右,尚祈鑒察為幸。全權代表伍廷芳、參贊溫宗堯、汪兆銘。銑二。印。”

清帝退位後,定都問題成為當時一個爭論的焦點,大多數人主張仍應以北京為首都,宋教仁、章炳麟持之尤力。章認為南京不能控制滿蒙,清命雖黜,遺孽猶在,北軍未必沒有懷念舊主的、加以蒙古和滿洲為其後援,則死灰將復燃。章並撰有致參議院公開信刊於2月13日上海《大共和日報》,力陳建都南京的五大害,參議員讀了章函,頗受其影響。但同盟會要員則恐懼袁世凱在北方有雄厚勢力,若定都北京,袁為總統,則推翻清朝換來袁世凱,亦是以暴易暴,所以堅主定都南京。

當2月13日孫大總統辭職和舉袁自代的咨文送到參議院後,參議院對選袁為總統一事全無異議,但對於都北抑或都南一事,則爭辯甚烈。議員谷鐘秀、李肇甫等力主建都北京。投票結果以20票對8票的多數,決議定都北京,並以咨文復孫大總統說:

“今日南北既經統一,即應統籌全國,圖所以統一之道。臨時政府地點為全國人心所系,應在可以統馭全國之地,使中國能成完土,庶幾以維系全國人心,並達我民國合五大民族為一國之旨。前經各省代表指定臨時政府地點南京者,因當時大江以北尚在清軍範圍內,不得不暫定臨時政府適宜之地。今情勢既異,自應因時制宜,定政府地點於北京。將來新舉總統無論何人,應在北京接收事權,事經議決,請查照行之。”

孫、黃等聞悉參議院決定,均怒不可遏,急召參議院中同盟會議員黃復生、鄧家彥、康寶忠、李伯中,嚴責參院不該通過此案而甘為袁世凱應聲蟲。黃興尤為憤怒,兩手插入軍服口袋中,踱來踱去。黃、鄧等主張由大總統再交參議院復議。黃興則認為參議院應自動推翻此案,否則黃將以憲兵入參議院拘所有同盟會議員。

2月14日孫大總統率文武官員往祭明孝陵,秘書長胡漢民則稱病留府,草擬咨文將建都北京案退交參議院復議。於是參議院臨時變更議程,首先討論此案,爭論仍極激烈。同盟會籍參議員某君且痛言此案如不獲通過,則將身殉會場。投票表決結果,以19票對8票的多數,決議臨時政府仍設南京。

表決後孫大總統才祭陵完畢,一場國都風潮始暫告平息。

在這兩次國都表決時,直隸、奉天、江蘇、雲南、陜西、山西六省的議員始終投票主張建都北京。

清帝退位,改朝換代,中華民國正式取代清王朝。臨時政府參議院接受孫大總統辭職,並以17票一致通過,選舉袁為臨時大總統,到此時止,問題的重心便落在袁世凱願不願到南京就職了。在革命同志看來,袁世凱雖不是理想的民國元首,可是他已履行了逼迫清帝退位的工作,革命黨人都重然諾,所以只有遷就事實,選袁代孫。如果袁能脫離封建官僚遺毒甚深的北京,加上還有國會的牽制,同時正在起草的《約法》是采取內閣制,有這種種因素,總統便沒有什麽實權,袁當總統後總不致會太背叛民國的。這當然是一種天真的想法,袁是個純粹講實力政治的人,卅年政治生涯的起伏,使他相信必需要有實力才能談政治,他怎肯離開他的老巢——“北方”,怎肯離開他的資本——“軍隊”。他心目中既無中華民國,更談不上國會和《約法》,所以他的私心,根本就未考慮過到南京去就這空頭的大總統。因為他認為叫他南下是調虎離山,所以他在2月15日給南京方面的電報,就明白地表露他不肯南來。原電曰:

“南京孫大總統、黎副總統、各部總長、參議院、各省都督、各軍隊長鑒:清帝退位自應速謀統一,以定危局,此時間不容發,實為惟一要圖,民國存亡胥關於是。頃接孫大總統電聞,提出辭表,推薦鄙人,囑速來寧,並舉人電知臨時政府,畀以鎮安北方全權各等因。黃陸軍總長暨各軍隊長電招鄙人赴寧等因。世凱德薄能鮮,何敢肩此重任?南行之願,真(十一日)電業已聲明,然暫時羈絆在此,實為北方危機隱伏,全國半數之生命財產萬難恝置,並非因清帝委任也。孫大總統來電所論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組織,極為正確。現北方各省軍隊暨全蒙代表,皆以函電推舉為臨時大總統,清帝委任一層無足再論。然總未遽組織者,特慮南北意見因此而生,統一愈難,恐非國家之福。若專為個人職任計,舍南而北實有無窮窒礙:北方軍民尚多紛歧,隱患實繁;皇族受外人愚弄,根株潛長;北京外交團向以凱離此為慮,屢經言及;奉、江兩省時有動搖;外蒙各盟叠來警告;內訌外患遽引互牽……然長此不能統一,外人無可承認……反復思維,與其孫大總統辭職,不如世凱退居。……今日之計惟有南京政府將北方各省及軍隊妥籌接收以後,世凱立即退歸田裏……決不欲以大總統問題釀成南北分歧之局……已請唐君紹儀代達此意…………袁世凱鹹(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