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七、段祺瑞馬廠誓師(第5/5頁)

“比者張勛叛國,擁戴復辟,天人共憤,舉國震驚。此次事變,張勛萬死難蔽厥辜,特事前未嘗不誤於黃陂引狼入室,臨事又求庇於外人。苟外人用為奇貨。不幾如昔年韓王之事乎?黃陂失國,無論現在曾否恢復自由,為民國威信計,萬不能任其在日公使館發命令;否則中華成日本保護國矣。只有依照《約法》,河間暫攝總統職權,公就近指揮諸將出師討賊,必能迅奏膚功。所慮者不在賊之南下,而特慮其北走。倘張賊於勢敗時挾廢帝出塞,連結蒙王,勻通日本,則民國之憂,正未有艾;清預為布置!倉猝用兵,餉糈必急,已囑譽虎(葉恭綽)籌助,希接洽!”

梁另有致馮國璋電雲:

“張賊叛國,乘機復辟,天人共憤!聞黃陂出亡,國無元首,何以為國?請公依照《約法》即日代行大總統職權,趕速召集國會,擇地即日成立政府,以便號令天下,聲罪致討,殲茲醜類!現在民國之基,不絕如縷,望公以斬釘截鐵手段處之,若以推讓為懷,徒長妖氛,非所以救國救民也。掬誠布臆,希為亮察!芝泉處已另有電促其出師討賊矣。”

張勛的老同事兩廣巡閱使陸榮廷,亦於7月4日發表通電,電雲:

“叠據張勛來電,主張復辟,據稱已代為列銜入奏等語。又北京來電,張勛擅造偽諭,有據張勛、馮國璋、陸榮廷等,合詞奏請復辟等語。聞之不勝駭詫。榮廷日前入都述職,極意乞休,因故主尚存,偶通私謁,不過攄戀舊之蓄念,並無別意存乎其間。我國人民心理趨向共和,辛亥之役,號為政治改良,實屬種族革命,義師振臂,還我山河。去歲項城稱帝,海內騷然,英雄群起,興師護國。征諸往轍,宜識潮流。榮廷分屬國民,素以擁護共和為職志,決不敢以一己之私恩,遽忘天下之公義。況優待清室,列在《約法》,安富尊榮,孰逾於此?凡在先朝遺老,正宜加意保全。念我沖人,更何忍置諸水火。先朝禪讓,美甲全球,舍危即安,義尤可取。榮廷素志,以民國為前提,在公義絕對不敢主張,在私情尤不忍見其危險,所望伸明大義,共奠邦基,合力維持,毋任僉壬播弄,庶民國不致中斷,清室借以安全,大局幸甚。敢布腹心,諸希鑒察。”

7月6日馮通電宣布代理大總統職務,略言:

“黎大總統不能執行職務,國璋依《大總統選舉法》第五條第二項,謹行代理,即於七月七日就職。”

外交總長伍廷芳攜帶印信赴上海,暫借上海交涉公署辦公,通電各埠使領,聲明北京偽外務部文電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