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靳雲鵬組閣(第4/4頁)

民國9年元旦,北京政府下令把段的功勞說得天花亂墜,並發表“參戰勛績尤著者”的授勛令。在授勛令中,王士珍得到勛一位,段芝貴、姜桂題各授九獅軍刀一柄,梁啟超頒給“偉識匡時”匾額一方,曹錕授為虎威上將軍,張作霖、倪嗣沖、李純均升授陸軍上將,靳雲鵬、劉冠雄、張懷芝、王占元、趙倜、閻錫山均晉授勛一位,陳樹藩、徐樹錚、傅良佐均授勛二位,汪大燮、李厚基、孟恩遠、蔣雁行、曹汝霖、陸宗輿均授勛三位,田中玉、曲同豐、馬良、陳文運、張士鈺均授勛四位,林長民、範源濂、張國淦、章宗祥、曾毓雋、張志潭、藍建樞、劉傳綬均授勛五位,張廣建、楊增新得到一籌大綬重光嘉禾章,熊希齡、孫寶琦得到一等文虎章,王寵惠、章士釗得到二等文虎章。

這為了參戰有功的頒勛,很多人是無功受勛,更有些是反對參戰的,如王士珍、姜桂題、徐樹錚等;還有的是眾矢之的的親日派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等。當參戰不參戰在爭論時,幾乎北洋的軍人都是反對參戰,後來段祺瑞向他們解釋參戰可以不出兵,他們才放下心,勉強同意。所以公正地評論,只有段是自始至終主張參戰的,而段的參戰主張,開始是為了和黎元洪嘔氣,也不是完全為國家著想。

從受勛的名單看來,真是莫名其妙,受獎的人有文有武,有南有北,有在朝的也有在野的,所得的勛章更是牛頭馬嘴,有文人而得武人的勛章,有武人而得文人的勛章。至於段祺瑞當然是第一大功。可是他早在8年9月15日就取得了大勛位,因此只好在命令中大加表揚。

張國淦在袁黎段三角糾紛時是個很重要的人,因為和徐樹錚不睦,已變成半冷的人物,總算老段還會念舊,同時在黎任總統時,張一直奔走黎段之間。四處碰壁,四面不討好,他受獎勛章倒是應該的,可是他只受勛四位。從這受勛情形便可看出當時重台上而不重台下的趨向。其實這種現實作風,古今中外又何能例外。

在冷宮中的張國淦,於9年2月23日被派為漢口商場督辦,因安福系反對而不能到任。這個漢口商場督辦在熊希齡任總理時,楊度曾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