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十六個宮女的密謀:殺了嘉靖皇帝(第2/6頁)

於是,全國仿佛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火藥桶,沒有人知道,這個大家夥將以什麽樣的形式、在什麽時候爆炸。

嘉靖皇帝與楊廷和采取的措施是將皇莊、宮莊一體革除,改為官地,限制並將其他各種莊田中侵占的土地,全部退還給了原田主。這使大批流民回到了土地上,兩極分化的速度大受抑制,社會矛盾立見緩和。

顯然,這是一件理所當然應該受到廣泛贊揚的善政。

在嘉靖皇帝的支持下,楊廷和的第三件德政,是精兵簡政、裁汰冗官冗員。

嘉靖皇帝之前,用各種巧立的名目達到吃皇糧目的的各級各類冗官冗員,已經遠遠超過了正式編制之內的帝國官吏。一般說來,在正常情況下,大明帝國文武官吏的數字,也就是說,除了皇親國戚外,吃皇糧的人,最多應當在十八萬人左右。而嘉靖皇帝在楊廷和的幫助下,於正德十六年七月,一次就下令裁汰了十四萬八千吃皇糧的人。僅此一項,每年節省的俸祿漕糧達一百五十多萬石。顯然,這相當有效地緩解了國家財政困難。

除了采取這些治理整頓的措施外,嘉靖皇帝的運氣還相當好。從表面上看,他繼位做皇帝時,國家財政狀況相當惡劣。其實,他的堂哥正德皇帝給他留下了極大的一筆私房錢還沒怎麽用呢,這就是存在豹房、宣化行宮和從江彬家抄獲的巨額財富。

豹房與宣化行宮是正德皇帝留下的重要遺產。它們最為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其中聚集的巨大財富。在前面的敘述中,我們已經知道了豹房中的大體情形,此處不再過多地浪費筆墨。

現在,我們只要知道嘉靖皇帝的運氣相當好就夠了。

說嘉靖皇帝運氣好,是因為,除了吳思先生所算過的流入豹房的那筆賬之外,抄沒豹房大總管錢寧的家,只是在正德皇帝臨死前一年間的事情。而在這一年時間裏,正德皇帝正在南京一帶南巡遊玩,這筆巨大的財富很有可能根本還沒來得及享用呢。

隨後就是抄江彬的家。

史書記載,從江彬家中抄出了“黃金七十櫃,白銀二千二百櫃,其他珍寶不可計數”。當時,黃金每櫃為一千五百兩,白銀每櫃為兩千兩,僅此兩項折算下來,已經超過了六百萬兩白銀。而國家中央財政年收入大約在三百萬兩白銀左右。可見,這些財產應該使登基之初的嘉靖皇帝日子相當好過。

這些因素聚合起來,使嘉靖皇帝登基初年顯得特別不同凡響,一時間很有些中興大治的氣象。楊廷和與其他大臣們相當興奮,一心一意輔佐這位年輕有為的君主,希望開創出一個“嘉靖之治”來。

公平地說,這些成績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確實應該歸功於楊廷和為首的一班良相賢臣。然而,同樣需要注意的是,十五歲的小皇帝,從外省來到京城,所有現在需要倒黴的家夥們,都和他沒有什麽太大的關系,這肯定是在帝國制度下,楊廷和們能夠大展拳腳的一個決定性因素。

我們很快就會看到,幾乎就是在此同時,嘉靖皇帝表現出的另外一種素質,毫不容情地將楊廷和們——君臣際會、共同開創太平盛世的夢想打了個粉碎。

其標志性事件就是嘉靖初年著名的“大禮議”及“左順門事件”。

所謂“大禮議”,核心的內容就是討論如何稱呼嘉靖皇帝的父親和母親。

這個問題,在今天人們的眼光看來,可能會顯得特別可笑、無聊而不可理解。但在當時,確是一件絕對驚天動地的大事,以至於沸沸揚揚,群情激憤。到左順門事件時,演變成了一場真正的血雨腥風。

我們知道,我國古代社會是極其嚴格的宗法制社會,帝制傳承和整個社會遵循著一套嚴密而神聖的宗法制度。

在此制度下,皇家嫡長子為大宗,為帝統,是帝位的繼承者。其他皇子為小宗,為旁支,只能分封為王。大宗是正宗,是尊之統也,其尊貴地位是至高無上的。小宗可以絕,大宗則決不可以絕。

當大宗後繼無人也沒有同父兄弟,需要由小宗入繼帝位時,小宗必須過繼給大宗,然後才能繼承帝統。小宗本身並沒有皇位繼承權。這就是所謂必須先正名,名正才能言順,言順才能事成。

正德皇帝沒有兒子也沒有同父兄弟,臨死時又沒有安排好小宗過繼事宜。結果嘉靖皇帝繼位後,從第三天開始,便想方設法要求追尊自己死去的父親為皇帝,尊稱自己活著的母親為皇太後。

他這樣做的潛台詞是要否認自己以小宗過繼大宗,從而表明自己繼承皇位是名正言順的,並不需要領別人的情。他所針對的對象,顯然是張太後與楊廷和。因為,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他與他自己的母親將永遠屈居於張太後之下,他自己也將永遠擺脫不了張太後與楊廷和擁立自己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