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張居正:天才少年入官場

嘉靖四年,即公元1525年,張居正出生在湖廣江陵,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沙市郊區。此時,距離太祖朱元璋創立大明帝國,已經過去了一百五十七年;距離崇禎皇帝亡國,還有一百一十九年。帝國已經磕磕絆絆地走過了一半多一些的歷程。

張居正,字叔大,號太嶽。父親張文明,是個七次鄉試均名落孫山的秀才。

嘉靖二十六年,時為公元1547年,歲在丁未,對於張居正是至為重要的年份。按照帝國制度,這一年為每隔三年一次的會試年。

初春時節,全國的舉人士子齊聚北京,參加這盛大的、決定自己命運的國家掄才大典。三月庚午,春闈畢,張居正順利過關成為進士,選庶吉士。按照中國人的算法,當時張居正的年齡應該是二十三歲。我們知道這種算法一般指的是虛歲。

對於知道他的人來說,這個結果並不令人意外。張居正少有才名。早在十年前,他還只有十三歲時,在老家湖廣江陵一帶,就已經很有些名氣。甚至再早一些,他已經以神童之名著稱於鄉裏了。

有一種流傳甚廣的說法,之所以特別提到十三歲,是因為在這一年,他就已經鄉試中舉了。然而,由於巡撫顧璘的緣故,最後卻榜上無名。據說,這位相當於今天省委書記的巡撫讀了十三歲學子的文章後,拍案驚奇,認為張居正是國家級的人才,連連贊賞曰:“國器也”。

然而,稱奇歸稱奇,顧璘卻決定把他拿下來。因為,巡撫顧璘篤信少年得志乃人生之大不幸。玉不琢不成器,他想要磨煉磨煉這位少年“國器”。

按照我們大明帝國的禮制,進了縣學成為諸生後,便是秀才。秀才見縣太爺時,已經可以不用下跪磕頭。而鄉試得中,就是通過了省一級考試的話,就成為舉人。舉人差不多可以和縣太爺平起平坐,稱兄道弟了。想想看,按照國家這樣的禮儀制度規定,一個十三歲的、還多少有些奶聲奶氣的半大小子,照今天城裏人計算周歲的話,可能是剛滿十二歲的小家夥兒,老三老四地和縣太爺們打躬作揖、握手如儀,乃至勾肩搭背地以兄弟相稱,看起來也的確是有些不成話。就這樣,已經考上了的張居正落榜了。

這段故事相當傳奇,與正史中的記載顯有不同,也許是出自後人的附會。但十三歲時,張居正已經成為名震荊州地區的小秀才,卻是有據可考的。

顧璘是文壇老前輩,正德年間便已經是文壇七子之一,就是所謂的“前七子”。如今,若是把他放在唐詩、宋詞、元曲面前,可能顯不出什麽山水氣象,但在當年卻是名氣極大的文壇領袖級人物。因此,發生這樣的文壇佳話也並非完全不可能。

按照正史的記載,張居正是在十六歲時,鄉試得中,榜上有名。

這回,顧璘解下自己腰間代表品級地位的犀帶,贈給了少年舉人,並且說:“今後,君是要戴玉帶的,犀帶可圈不住你。”帝國官服規制,犀帶是從三品的巡撫佩帶的,只有官拜二品方可腰圍玉帶。這已經是以入閣拜相、位極人臣期許這位少年了。(《明史》卷213,張居正傳)

可以想象,巡撫一省的封疆大吏如此舉動,對於一個十六歲的小夥子來說,想必是個不小的勉勵。其動人之處在於,這位一輩子在帝國官場上沉浮廝混的人,不但巨眼識文、識人,還會如此細微地表達自己的真性情,為那表面冠冕堂皇,實則相當猥瑣的帝國官場,抹上了一絲胸襟雅致的暖色。

另外一個當代大文人、張居正家鄉的太尊——行政長官、荊州知府李元陽,也曾經對張居正給予過高度贊賞。當時,這位行政長官組織了一次六百人參加的諸生考試,張居正被李元陽取為六百人之第一名。李元陽以他日之“太平宰相”期許、勉勵這位少年才俊。

如今,少年才俊意氣風發來到京城。顯然,在他面前,京城生活展現著無限的可能。原因很簡單,如今,他已經是庶吉士。

庶吉士一詞來自四書五經中的《書經》“太史、尹伯,庶常吉士”一語。太史、尹伯都是官名,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這些官都不錯。於是,洪武皇帝就依這句話,在帝國之初,設立了這個官名。

庶吉士是由一個常設機構來培養、訓練、選拔的。這個機構叫庶常館,這個官署名稱大約也是從上面那同一句話來的,為翰林院屬下的機構。只有那些文章、書法俱佳的進士,才有資格被選入庶常館深造。這些被選入庶常館深造的進士,差不多算是點了翰林。但只有三年以後,這些庶吉士們經過考試,依據他們的成績,分別授予編修、檢討等翰林院的中央清要之職,這時,才算真正點了翰林。其他人則或者到中央機關,成為風紀監察部門的給事中、禦史;或者外派到地方擔任州縣一把手。這叫“散館”,可以理解為今天的幹部研修班結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