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棋逢對手:徐達與王保保的太原對決戰

強勢用兵求穩,弱勢用兵行險!這道理誰都明白,可是,行險不是拼命,更不是自殺,也需要條件與時機呀!目前的戰機何在?沒有現成的兵書來指導這種戰役。

36

元順帝“順利”到達上都開平之後,不久便被漠北風沙折騰的心煩意亂,尤其是天氣急速降溫之後,若在大都光景,還正是詩酒賞菊時分,可在初雪早臨的漠北,已經是寒風刺骨,除了圍著火爐啃羊腿,順帝實在不知道如何打發這漫長的、卻還是剛剛開頭的嚴冬。

順帝沒法不後悔,留在北京多愜意?那堅固高大的城墻,不就是專門修來為的對付反賊麽?十萬大軍固守堅城,糧草足夠敷用大半年,再加上自己禦駕親征——親自慰問守城將士——朱哥能輕易進城麽?

現在嘆息什麽都晚了,還是嚴旨督催將士們早日替朕收復大都為上,那個擴廓帶兵還就是有一套:據報捷,竟能在韓店以數千將士擊潰朱哥幾萬大軍,看來當初將他定性為“叛臣”的確有點欠妥,那就徹底依賴這個擴廓吧,但願這位發現稍遲了的忠臣給朕一個驚喜,讓大都風光能再次有幸伴駕承恩。

王保保現在被三方利好消息鼓舞:山西南線大捷,這說明了明軍戰力其實有限,只要你敢於揮舞馬刀沖上去,咱蒙古人就依舊是傲視天下的蒙古人。

漠北的皇帝終於對自己恢復了信任,重申了由自己總督天下兵馬,而現在雲南、四川、甘陜、山西等大半個天下仍在大元手中,換個角度看問題:是大元仍然在弧形包圍著新建的明朝!只要聖上信任,將士努力,這將是歷史贈給王保保的一個絕佳機遇:成為中興大元的掌舵功臣,我必將萬古流芳,傳至千秋!

最令王保保興奮的消息是:大都周圍的明軍終於顧頭不顧尾開向了山西,現在的大都城應該是空虛的,那就大都城下見吧!從哪裏入內關(元代大都西北乃兩道長城)?不是聖上是從居庸關北走的嗎?那就沿著聖上的足跡打進去!

等圍了大都之後?那就沿著你徐達的足跡尾追上去,等你發覺大都危機匆忙轉身時:身後是由十萬鐵騎組成的一張恐怖虎口!

其實,現在明、元雙方的主帥對於敵方主力的位置大體都是心中有數的,徐達在得報南路軍韓店失利之後,一面傳令湯和更加穩妥但仍需繼續北進太原之外,加緊了自己北路主力的進軍步伐。

常遇春不愧全軍開路先鋒,遇水搭橋,逢山開路,一路下保定,伏中山,克真定,勢如破竹一般殺進了山西境內,一直到拿下了與太原近在咫尺的渝次,竟沒有遇到一個像樣的對手。

太原警報!這時的王保保距離北京不遠了,大軍已經駐紮在了保安州,再往前走,居庸關即能遙遙可見,不過據探馬飛報:居庸關明軍旌旗飄揚,刀槍雪亮,一門門銅炮擺滿了城墻垛口,看樣子明軍有備!

現在的王保保需要當機立斷:是揮師強攻居庸關?還是早早回師太原?也可以說是省略掉兵圍大都這道程序,放棄圍點打援伏擊徐達的最佳設計,直接圍捕明軍主力。

不管居庸關明軍如何重兵設防,王保保估計都突破問題不大,但總要在明軍的防守火器面前遭受重大傷亡,而且兵圍大都不是最終目的,此次出兵的終極目標是殲滅徐達的生力軍,若是徐達舍棄大都不顧,全力攻破自己的根據地太原怎麽辦?

一旦出現如此局面,對於蒙古帝國來說,或許是個劃算的交換,但對於王保保來說,卻是絕對得不償失了:王保保經營太原多年,囤積的無數軍資不說,關鍵是自己的大多將士家眷都在太原城內,一旦太原有失,自己全軍的命根子便等於捏在了徐達手中!

誰能預料這些低賤的南人會使出什麽卑鄙手段?要是拿將士們的妻兒老小當作人質怎麽辦?到那時投鼠忌器,自己全軍戰力必然大大下降。

至目前為止,戰局的發展還沒有超出當初的戰役策劃,無非是局面發展稍微快了點,使聚殲明軍於太原城下的局面過早形成,這將使王保保不得不放棄了對大都的襲擊,直接進入了戰役決勝階段。

王保保斟酌掂量再三,終於下定了決心:緊急回師山西,讓徐達處於前有堅城後有雄師的尷尬境地!這叫腹背受敵,怎麽據說深通兵法的徐達連這點都預見不到?

看來中國文化就是博大精深,早就準備好了這樣的成語: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且不說從背後惡狠狠撲來的王保保,再看看太原城下的徐達的狀況。

37

徐達在這次進軍山西初始便確定了大體作戰方略:那就是置大都而不顧,堅決圍了太原,這是兵法中的老套路,叫做“批亢搗虛”,也有著“圍魏救趙”的味道,王保保的太原被圍,大都定然會轉危為安,按照史載徐達的原話就是:“北平有孫都督據守,且有堅城,不足為慮”,眼前的目標就一個: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