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北伐軍指東打西征上都(第2/8頁)

浪費人才要不得!貽誤戰機更要不得!時間不等人,難道要等常遇春率騎兵主力回師大寧?那時明軍步兵有了騎兵的掩護,也許當真能將雲梯豎上大寧城墻!

脫火赤的好戰本性被徹底誘發了,索性孤注一擲集結了大寧所有兵力,鐵心要給李文忠一個迎頭痛擊!

63

大明洪武二年(1369年),常遇春在六月初五那天順利擊潰了也速全寧部隊,隨即回師大寧。

其實,在常遇春騎兵部隊日夜兼程趕回大寧的時候,李文忠就做好了拿下大寧的一切準備,並且飛騎稟告常遇春,在征得主將同意的這段時間,李文忠便率主力步兵開始慢慢圍向大寧城了。

回師拿下大寧,畢竟是二人早就議定之方略,其重要性甚至超過擊潰全寧也速主力,出動在外的明軍需要補充糧草,而糧草卻不能單單依賴從北平長途運輸,唯有拿下了元軍在大寧路的糧草集結地大寧城,明軍主力才能精兵足糧放心西進。

李文忠之所以故意放慢回師速度,自然是在刻意等待常遇春的騎兵部隊,李文忠不敢強行攻城,一旦那蠻橫魯莽的脫火赤發覺勢頭不對,來個棄城而走,並且在臨行前在大寧城放上一把大火,那明軍也就白忙活了,為了等待北平運來的輜重,明軍也不得不滯留大寧,被迫推遲大軍西進的日程。

一旦把戰事拖延下去,上都的元帝肯定有了充足調兵布防的時間,明軍將被迫與困獸猶鬥的蒙古人周旋在廣闊無垠的蒙古大草原,那時戰局將向何方發展?誰也無法預料!

所以,李文忠給未來的大寧作戰目標排了一下順序:殲敵是初步,克城重於殲敵,而克城的目的是繳獲!當然,不殲敵就無法順利克城,不克城也無從談起繳獲——總之繳獲軍資是最終目的!

說來說去,最重要的還是殲滅脫火赤那萬余騎兵,而且必須殲滅於城外,甚至能不能全殲都無關大局,關鍵是讓脫火赤率軍出城,能不經血戰拿下大寧城才是第一要務。

根據這個原則,李文忠才與全寧前線的常遇春數次飛騎通信,提出了自己巧取大寧城的建議,按照常遇春回軍的速度,開始對大寧步步逼近。而控制進兵速度的主要原因卻是為了避免脫火赤提前出城作戰。

何時才是促使脫火赤出城的最佳時機?這就要看李文忠把握接敵距離了,李文忠清楚:按照脫火赤的性格,自己越是表現的小心翼翼,那尚未領教過明軍厲害的脫火赤,便越會依仗自己的鐵騎優勢出城作戰,而時間卻不會拖延太久,脫火赤不會坐等明軍騎兵回歸到步兵主力中,當在三五天之內開戰。

脫火赤更不會容忍明軍步兵弓弩將他的騎兵主力堵在大寧城內,所以,出城野戰是必然的,而騎兵的最佳沖鋒距離在十裏以內,所以,李文忠嚴格約束部隊謹慎接近大寧城二十裏範圍,以免招致脫火赤過早出動。

時機終於到了:常遇春先頭部隊已經悄悄迂回到了大寧城不遠,而且這幾日絕對避免白天行軍,與脫火赤決戰城外的時刻終於到了!

大寧城內的脫火赤也在密切關注著小心到了極點的李文忠所部動向,脫火赤斷定:這位皇帝的外甥不會就這般膽小拖延下去,等常遇春騎兵不遠之時,李文忠會不顧一切來到大寧城下的。

果然,探馬急報:明軍步兵一部突然加速,現在已經進至城外二十裏處!

脫火赤仔細盤算了一下:探馬回報需要時間,自己騎兵出動與接敵也需要時間,估計大戰當爆發在距城十裏處,此處正是好戰場!自己也需穩步接近明軍以便節省馬力,等看到明軍尖兵之時再突然發起沖鋒,當萬騎呼嘯如同從天而降,李文忠能怎麽辦?

逃走?那時的蒙古戰馬尚有疾馳十裏的後勁,這一路十裏沖殺,會有多少南蠻喪生在蒙古彎刀之下?到時候分辨出李文忠中軍旗號,給他來個餓狼掏心!嘿嘿——說不定能生俘這位大明皇親!

脫火赤終於信心十足親自率部出擊了!

臨行前為保萬全,脫火赤特意囑咐留守大寧的少數老弱部隊:不看見我蒙古騎兵來到城下萬莫開城,這回南蠻都是步卒,若一旦發覺南蠻有詐,大隊步兵逼近城下,索性放把大火燒光全部輜重,寧可毀於己手,也絕不能便宜了可惡的南蠻!

當真出現這種情況怎麽辦?脫火赤已經下了狠心:豁上大寧城不要,也要盡情殺戮一番明軍步卒,戰局即使出現意外,自己率部遠飏就是,蒙古草原大漠廣闊無邊,何處不能生存?

一旦到了那時,即便回到了上都也能向皇帝交代:大量殺傷明軍之後,對南蠻來了個焦土抗戰,還能不是大元的絕對忠臣義士?

不過,出現這種戰勢也就是設想中的萬一,哪能當真讓南蠻步卒如此逞兇於蒙古鐵蹄之下?所以,脫火赤還是放心地將部屬所有家眷留在了全寧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