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三)(第2/2頁)

雪停了,可風未停。積在屋頂和樹枝上的雪粉,隨風而起。稀疏而又輕柔的雪意,並不會打擾到人們的興致。燈光在雪霧中散射,空氣中都閃著柔柔的黃光,宛如夢幻一般。

走在流光溢彩的街巷中,韓岡突然想起一事,都是急著進城,他倒忘了一件事。長安不是秦州,平日裏並沒有宵禁,而在上元之夜,更是夜間也不閉城門,他本不用趕得這麽辛苦。不過這樣也好,不用等到明天,今天晚上,現在板著臉的劉仲武心情就能變好。

劉仲武這時候卻好像忘記了心中的不快,饒有興致地看著周圍的花燈街市,原本板著的臉上浮起了一絲笑意。秦州地處邊境,平時便不如京兆府繁華,節慶時更是遠不如京兆府熱鬧,他也不禁看得入迷。

不同於劉仲武,還有已經看花了眼的李小六和路明。韓岡眼望四周,卻有一股煢煢孑立的淡漠湧上心頭。

喧鬧的街市,歡騰的人群,孩子們天真的笑容,無不在述說著此地的和平幸福。雖然有苦役,雖然有交不完的稅,但畢竟是聽不到戰火硝煙的和平之地。

大宋立國百年,盡管時有動蕩,邊境更是沒少過戰亂,但國家內部還是保持著大體的和平。對生活在熙寧年間的內地百姓們來說,也許很平凡,可在晚唐、五代的數百年間,卻是難得一見的幸福時光。

只不過,在五六十年後……也許是四五十年後,眼前的太平年景,就會因為兩個蠢皇帝和幾個奸臣,而在來自北方的鐵蹄下,被踩得粉碎。

第一次……穿越以來的第一次,韓岡思考著他來到這個世界的意義。

記得前些日子閑暇時讀得《李太白文集》,詩句讀過便罷,但其中的一段序文卻讓韓岡銘記甚深: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

逆旅……韓岡覺得這個詞實在很好,用來形容他再合適不過,在時光中逆流而上的旅客。只是他不再是過客,而是已經定居下來。

他能為這個時代做些什麽?

是更為富足,更為安定的生活?還是——對了,他的老師有一句話——為萬世開太平呢!?

應該能做到罷!否則到這裏走一趟,又是何苦?

不知什麽時候,又開始下雪了。但這場雪並不算大,風則變得更弱,雪片就如柳絮楊花,飄飄蕩蕩地從鉛色的天空中落下。

韓岡擡眼遠望,舉目茫茫,視野只及十數丈之遠。可今早在驛站裏看得黃歷,卻是明明白白地寫著宜出行。

宜出行嗎?韓岡哈哈大笑,真是好黃歷。

笑聲裏,他用力一抖韁繩。馬身一動,在漫天的雪花中,向著驛站行去。

……

京兆府的驛館,遠遠勝過韓岡這幾天來經過的諸多驛站。不但編制上有一名官員直接主管,在建築更是樓台園囿皆備,單是門廳就仿佛一座酒樓,或者說就是一座三層高的酒樓,只不過接待的是來往陜西的官員罷了。

正是節慶之時,廳中的桌子已經被占了大半。韓岡這樣的還沒拿到告身的從九品,在廳中諸多官人中,一點也不起眼。驗過驛券,韓岡在偏院弄到了三間廂房,放下行李,留下李小六看守,同著劉仲武、路明又回到大廳中。

照著低品官員的待遇標準,在驛館中充當小二的驛卒為韓岡三人端來了一桌子的酒菜。韓岡嘗了一下,酒菜皆是上品,不愧是京兆府。就是他們坐得位置不算好,三樓他還不夠資格,而二樓的靠窗,能看到燈火的座位,一個個都早早地被人占了,只能找了個近著樓梯口的角落坐下。

韓岡的鄰桌貼著窗子,坐了三人。身側靠著窗的兩人,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一個才二十出頭,都是武人模樣,身材健壯。單是坐著,便像是兩山對峙。剩下的一個打橫相陪,顯示地位最低。他面朝外,背對著韓岡他們,只看他的背影,也是一個體格雄壯的漢子,卻穿了儒生的裝束。

韓岡只瞥了他們一眼,便收回了目光,與著劉仲武和路明一起拿起筷子、填著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