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四)(第2/2頁)

“妙!”程禹醒悟過來,頓時拊掌大笑。

偏廳中,韓岡,沒有半點不耐煩的神色。前面面試的寬松,韓岡本不再為最後一項而頭疼,但劉易和程禹久去不回,卻讓他的心又提了起來。該不會又有什麽變數吧?

這時兩人走了進來,劉易示意韓岡做到偏廳一角的一張桌案後,遞過來一份試題,“韓岡,這十條經文,須寫出正文大義,不可有悖逆之言,更不要犯了雜諱。如十題九不中,便得再次守選,即便你有天子特旨,也不能違例。”

“十題九不中才會被打回去?!”韓岡驚得下巴都要掉了,一百分的卷子只要考到二十分就算合格?!

不對!銓試的規則既然這麽寬松,難度定然不低,戒驕戒躁啊,韓岡!

他在心中提醒著自己,站起來恭恭敬敬地接過考題,道了聲“韓岡明白!”就坐下來緊張地翻看考題。

“這……這……”韓岡只看了一眼,便輪到眼珠子要掉下來了。他指著考卷,張口結舌地轉頭瞧著劉易。

劉易跟程禹交換了一個眼色,得意洋洋。他湊上前,故意噓寒問暖一般關心地問著:“怎麽,題目有什麽問題,是不是太難了?!”

韓岡忙搖頭,怎麽可能難?!他回頭再看一眼試卷,沒錯,他沒有看錯!

第一題是“大夫執則致,致則名;此其不名,何也?”

第二題是“六五,賁於丘園,束帛戔戔:吝,終吉。”

第三題是“爾惟踐修厥猷,舊有令聞,恪慎克孝,肅恭神人。”

一直到第十題——“為尊者諱,敵不諱敗,為親者諱,敗不諱敵。”

整整十題墨義中,沒有一題不是出自九經。韓岡的前身,對此下了多少年的工夫。而他本人,自來到這個世界後,手不釋卷,一部部又重新抄寫過。到如今,倒背如流是吹噓,但用滾瓜爛熟來形容,卻一點也不過分。而且甚至有幾題所摘錄的經文,還是他這幾天剛剛跟程顥討論過的,想不到連運氣也在他這裏。

韓岡從頭到尾,從上到下,翻過來覆過去地看了五六遍,終於確定不是出題人的陷阱。他心中暗自感嘆,完全沒想到,所謂的銓試就是這麽個考法!十道試題全數出自於九經不說,連要求的答案也標明不得超過注疏的範圍。

“這是公務員考試啊,你給我初中畢業考試試卷做什麽?!”

韓岡暗自揣度,自家能如此順利,多半是因為他僅僅是一名從九品選人。若是高品的京朝官,保不住會有哪個看河湟開邊戰略不順眼的官員橫插一杠,表現一下不畏君上的氣節的同時,還可以壞了王韶的好事。但自己的品級實在太低,為難他根本沒有任何好處。武松打老虎掙回一個都頭,打老鼠能掙回什麽?打蒼蠅又能掙回什麽?

韓琦當年一封彈章,把兩名宰相兩名執政都一腳踢出了政事堂,這才叫本事!而把門一關,將一個從九品的選人踢回老家,這算什麽?!本事?剛直?屁都不是!

所以現實就是這麽回事,沒點利益,誰會無緣無故與人為難?而且這人身後還有天子背書?

韓岡越想越覺得事實當是如此,他感激的擡頭看著劉易和程禹,發現他們正微笑著看著自己。韓岡還以微笑,當真是好人啊!

當即提起筆,韓岡先抄考題,再寫答案,三下五除二,轉眼間,十條試題的答案躍然紙上。行行蠅頭小楷,排得整整齊齊。檢查過是否有犯雜諱的地方,發現沒有問題,他便添上姓名,站起身,將墨跡淋漓的卷子交給兩位笑容已經變得勉強的兩名流內銓令丞。

“怎麽辦?”偏廳旁的另一間房中,程禹臉色難看地問著。

劉易默不作聲,陰著臉,拿著筆批改韓岡的卷子。一個圈,兩個圈,三個圈,到最後一直連圈了十個圈。放下筆,他呆呆地說著:“十題皆對,無一條錯……他幹嘛不去考明經?!”

“所以我問你怎麽辦啊?!”程禹的聲音第一次大過劉易,完全氣急敗壞。

劉易狠狠擡起頭,反問著:“這題你來做,你做得出?”

“……怎麽辦?”程禹的聲音這回小了許多,他是靠詩賦論出身的進士,又不是明經。何況他自入官後,哪還有年輕時熬夜苦讀的勁頭,當年的才氣能剩下三四成就不錯了。他又橫了劉易一眼,這位老明經怕也是如此,過去的學問全丟下了,才把自己認為難的題目拿出來給韓岡做。

“還有斷案!”劉易咬牙發狠,“把登州阿雲的那樁案子找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