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余雪(八)(第2/2頁)

王韶把信遞給高遵裕:“玉昆的信上還畫了圖,設計了另外一種冰車,下面不是滑板,而是兩條刀刃。說是冬天在河道冰面上使用。”

“玉昆這是要做公輸般【魯班】嗎?”高遵裕都不知該說什麽好,搖著頭,接過信,“藥王弟子不做了?”

“越來越搞不懂他在怎麽想了。”王韶也是搖著頭。韓岡在信中解說他所格致出來的自然之道,王韶很是難以理解,只是仔細想來,還是有著幾分道理。

韓岡的心思並不是區區開邊之事就能局限得了的,再一次認知到這一點後,王韶都感覺著有些泄氣,“只要真有用就是了。”

“要不要試試看玉昆設計的冰車。”高遵裕看著韓岡在信中畫得設計圖,騰起了一些興趣。

“再說吧,現在河上都是厚厚一層雪,走不了冰車。這些雪橇車,就是從洮河河面上過來的。”

“是繞得竹牛嶺和抹邦山?”高遵裕現在才聽到這隊輜重走得哪條路,跟王韶方才一般的驚訝,“沒人凍傷!?”

“不是騎著馬容易兜風,坐在車上凍得就不會太厲害。而且玉昆讓人把雪橇車設計得精妙,座位下面還有放火盆的地方。”

在高遵裕來之前,王韶就已經上上下下裏裏外外地把車子全都打量了一遍,裏面的構造,也都了解了。

他讓人把車夫的座位掀開來讓高遵裕看,在車夫的座位底下,有著一個很大的空間,被木板分割成一個個格子。而正中的一格在內壁鑲著隔火的銅皮,裏面放著一個暖爐,暖爐的三條腿嵌在事先鉆好的槽中,而暖爐的蓋子也是帶著卡子,不會在行駛中動搖。由於暖爐所在的這個中間的格子是前後鏤空的,能夠通風,木炭就在暖爐中緩緩燃燒,將暖意帶給座位上的車夫。暖爐所用的木炭,就堆在座位下的其他格子中,走了幾天,只用了一半還不到。

高遵裕盯著車座下的格子看了又看,再一次嘆道:“當真要做公輸般了。”

“不管韓玉昆是不是要做公輸般,他終究是把過年的犒賞都運來了。”王韶看著擺在衙門前的一壇壇酒水,心中也放下了不少憂慮。

但這時,一名騎兵從西門處狂奔了過來,翻身下馬,一下跪倒在王、高兩人身前,“啟稟經略、總管,洮西三裏外,有數百蕃人的甲騎在活動。”

“又來了?”

“怎麽膽子肥起來了?”高遵裕聽著消息,臉上猙獰而笑,“就拿他們當過年的大禮好了。”

“多半是董氈插手了。”王韶猜度著,“木征也不是傻瓜,不會為董氈擋風擋雨,終究還是要把他的叔叔給拖下水的。”

……

木征對他的三叔沒有多少好感。他本人可是唃廝羅正牌子的嫡長孫,吐蕃贊普之位本來應該是他和他父親的,只是陰差陽錯落到了董氈的手裏。

年輕的時候,木征還窺伺過那個已經算不上尊貴的位置,只是年紀漸長,變得有些懶散起來,只想保著他的河州。但心裏一直都有想法,因而跟董氈始終不和。

可眼下的局勢,容不得木征再跟董氈不合下去。

董氈不會太過盡力,這是木征清楚的。畢竟在平戎策中,明擺著寫的是聯合吐蕃諸部,而不是對抗。但誰都知道,如果董氈不能表現得出一位贊普該有的實力,那麽新成立的熙河經略司不介意在吃掉河州這個正餐之後,把青唐王城當作飯後的消食湯水,一起給吞進肚中。

所以權衡利弊,最後在木征低頭之下,董氈還是派兵來了,整整一千精銳甲騎,並承諾如果宋人攻打河州,他會再暗中派人來支援。木征這個不聽話的侄子做鄰居,讓人很是頭痛,偶爾還會讓董氈感到胃痛。但換做宋人做鄰居,卻不是頭疼胃疼就能了事的,那是要他給大宋做牛做馬兼做狗啊!

身邊有一條隨時可能反噬的狼,總比換頭張著大嘴的老虎過來要強出百倍。董氈不願與宋人明裏對抗,撕破臉對誰都不好,但暗地裏襄助木征,他怎麽都能派得出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