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余雪(九)(第2/2頁)

“倒不關愚兄的事,是高公綽主動提起的。”韓岡轉頭對父母道,“表弟經商的手段,高副總管是贊不絕口,說他是白圭、漪頓之才。”

“義哥兒做買賣的本事,不比三哥做官的能耐差。順豐行的名字,現在哪家蕃人不知道?”韓千六沒口子地贊著馮從義,“他今天帶來的煙花,可都是京城裏專做藥發傀儡的李家出產,官家都贊過的。”

馮從義立刻謙虛道:“藥發傀儡實在買不到,只能用煙花頂數了。”

他所主持的順豐行,在韓岡的支持下,今年一年就帶來了上萬貫的凈利潤。所以今天來的時候,不僅僅帶了各色禮物,還順便帶了一箱子從東京城中買來的上品煙花。

韓千六看著用金銀彩紙包裝起來的煙花,臉上直帶著笑。若在往年,花上三五個大錢買兩三個單響、雙響的爆竹,聽個響,也算是過年了,何曾敢奢望過用上開封李家的特制煙火——聽都沒聽說過。可現如今,他韓家也成了富貴長享的官宦人家了。

韓阿李也一樣心情愉快。周南、素心就坐在她後面,身上的衣物都是寬松的款式,如今兩位孕婦被無微不至地保養著,到明年就能給韓家添個後代了。

韓千六放下了煙花,對韓岡道:“三哥,也別耽擱了,先去祠堂吧。”

韓岡先祖的靈位就放在後院西角的小祠堂中。韓家在關西的這一支,現在能上族譜的也就三人。而祠堂中的靈位,就只有少少的幾個。韓家夫婦帶著韓岡在祠堂中上香行禮,而其他人都站在外面候著。

對於自己的祖父,韓岡一點印象都沒有,但能在這個時代遠行千裏,來關西開枝散葉,不管是什麽原因,都是讓人佩服的。而且若不是他的祖父離開了家鄉密州膠西,如何能有他的出場機會。韓岡此時突然驚覺,自己在選人的階段,幾任本官都是在密州附近。難道是官誥院或是流內銓特意的不成?

把這樁巧合放在一邊,韓岡叩拜起身。隨著父母出了祠堂來。

正事結束,韓岡一家在正廳中坐下,一攤宴席都已經擺好了,接下來就是等著年節鐘聲。

壓歲錢如今也有,只是韓家還沒有孫子輩,也就當女兒養大的雲娘拿到了一份。韓岡私下裏也讓嚴素心和周南給了招兒、墨文一份,三個小女孩子拿著壓歲錢,都是小心地收了起來。

給家中仆婢的紅包也發了下去,韓家如今收入豐厚,給仆婢的賞賜在隴西城中,算是很豐厚了。韓家的幾十名下人,一個個上來叩謝,拿到沉甸甸的紅包,各自喜笑顏開。

家中的宴席熱熱鬧鬧地進行著,韓父韓母聽著周南、素心唱著小曲助興,雲娘帶著墨文在後面服侍。韓岡則端著酒杯,拉著身邊的馮從義又聊起了棉花的事。

“明年的棉花將會擴種。當初秦州有好些家商行都在等著成功的消息,你要好生地去聯絡他們。那些商行有的能從把黎人親手織造的吉貝布運來秦鳳,讓他們的腳摻進來,至少可以把黎人所用的紡機給弄到手。”韓岡說得不厭其煩。

棉花要織成布料,織機可以借鑒絲綢織機的形制,但前一步的紡紗工序,卻是還沒有一個妥當的著落。韓岡聽說過飛梭、珍妮紡紗機,也在某個紀念館見識過“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時代的土制紡車,可要讓他無中生有,還是很有點難度。

“就怕他們太貪了。”馮從義猶疑著。

“讓利是必然的。餅做大了,大家才好分;根系紮得越深,就越難讓人撼動。”見著馮從義欲言又止,韓岡心知這兩年順豐行跟王韶、高遵裕兩家的商行,一起壟斷了隴西榷場,讓他這個表弟變得有點貪心了。“你放心,只要我還在官場中,就沒人敢吞掉順豐行的這一份。”

韓岡都如此說了,馮從義哪還能再說什麽,點著頭記下了。

酒宴上的時間漸漸地過去,韓岡特意安排人手的新年鐘聲,當當當地開始敲響。悅耳悠揚的鐘聲響遍了城內城外,在夜風中傳得很遠。

門外噼裏啪啦的鞭炮聲一下猛烈起來。

韓岡和家人一起走到院中,來自京城李家的煙花在空中爆開,五彩的圖案照亮了夜空。

硫磺味撲鼻而來,並不算嗆人。煙霧彌漫中,第一百零八下鐘聲敲過,熙寧五年終於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