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閑來居鄉裏(一)(第2/2頁)

“這是什麽?”

“水晶陽燧,又叫放大鏡。”文及甫忙摘下來,放到文彥博眼前,“不僅可以用來聚光引火,而且透過此鏡,能放大對面的東西。聽說是韓岡畫了草圖,而後天子讓將作監的名匠打磨而出,奉與二聖。就跟此前傳說能分光為七彩的三棱鏡一樣,才一個月工夫就從宮中傳出來了。兒子也是看著大人讀書不方便,所以從京中托人帶了一個過來。”

“又那個灌園小兒弄出來的東西?”兒子當面表示孝心,文彥博並不理會,但聽到韓岡的名字,便皺起眉頭。

因為過去種種,文彥博對韓岡成見極深。前日韓岡在瓊林宴上,淩逼楊繪,以下犯上,文彥博聽了這件事後,便沒有半句好話,什麽天理自然,哪有朝廷綱紀重要?!後來聽說韓岡薦了張載和二程入京進經義局,他才沒有再說什麽,心中也想看著王安石和韓岡翁婿二人打擂台的笑話。

只是看到韓岡弄出來的東西,天生就是一股子厭惡,揚手示意兒子將其拿回去,“陽燧不是銅鏡嗎?怎麽是透明水晶……以奇技淫巧媚於天子,王安石越來越下作了。”

韓岡發明的放大鏡,文及甫雖然不知怎麽歪到了王安石頭上,但不敢回嘴。訕訕地收了起來,附和地問道:“大人是否要上書天子彈劾?”

“且觀其自敗即可。”文彥博冷然說著,但一轉眼就看到文及甫聞言愣住,問話中帶上了一點怒意:“怎麽?!覺得為父說得不對?”

“呃……不!沒有。”文及甫忙著低頭,哪敢說自己是因為驚訝而發愣。

過去在朝中的時候,他的父親可是看到不順眼的事情就立刻上書的。文彥博眼下的轉變,讓文及甫驚訝不已。但他也不敢多問,文彥博在家中亦如嚴君,絲毫不加以顏色,文家諸子一向是畏其如虎。向著艙中的客人拱手告辭,然後匆匆告退而出,坐著小船,又往岸上去了。

方才父子間的一番交談,艙中眾客仿佛充耳不聞,都是盯著美人歌舞,一點也不分心的模樣。

文彥博看著他們,哼了一聲。轉頭透過竹簾,望著亮得發白、閃著陽光的湖面,冷聲自語:“且待其自敗!”

……

七月流火,而隴西的六月,就跟放在火上烤一般。

路上的行人也少了,城外的榷場也冷清了不少。連巡視城中的甲騎,也都是將巡班改變時間,以避開了白天的高熱。

韓岡自京師回到家中已經有一個月出頭了,陸續來拜見他的賓客,也終於少了起來。

穿著一身寬松的袍服,躺在樹蔭下的搖椅上,悠然自得地看著近日的堂報。雲娘在旁邊為他輕輕打著扇子。十六歲的她越發得嬌艷動人,舉止乖巧。

王旖從外面進來,看到她,雲娘連忙站起。

“雲娘妹妹你做你的。”王旖讓雲娘坐下,到了韓岡身邊,“官人,姑姑說明天馮家叔叔就要到了,要準備著為他接風洗塵。要問問官人,有什麽要安排的。”

舅姑,就是公婆,從古到今都是這般稱謂。但王旖喊著舅、姑,韓岡一開始聽著也有些覺得怪異,現在漸漸才習慣。倒不似雲娘,直接就喊爹娘。

“家裏的事,你和娘商量就好了,這些事,你們看著辦。”

男主外,女主內。主母的作用,本就是主持中饋,讓丈夫可以安心處理外事。王旖乖巧有禮,對舅姑孝順,每日晨昏定省,從不缺禮數。對於韓岡的三名妾室,她也是盡量親近,並不爭夜,一點也沒有宰相家女兒的傲氣。韓阿李對這個兒媳婦歡喜的不得了,人前人後沒有少誇過她。現在家裏有什麽事,都要跟王旖商量著。

“那奎官和金娘快十個月了,周歲轉眼就到,也要準備一下了。”

從禮法上,韓岡妾室所生的孩子,也都是她的兒女。王旖也是善撫如子女,每日悉心探視,讓提心吊膽的周南和素心都安心下來。

按照如今的風俗,小孩子不能起太貴氣的名字,以防夭折。韓岡的小名自己都不想提。一對兒女的小名,還是韓阿李起的——奎官、金娘,韓岡聽著覺得不算壞。

“你們商量著來吧,問問南娘和素心的意見。”韓岡很是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