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二)(第2/2頁)

道邊茶棚下,賣茶,也賣解暑的涼湯。一個老漢拿著扇子坐著,面前一摞碗,紫銅大壺放在缸裏鎮著。鄭俠過來時,裏面就只有一個行腳商。

鄭俠坐下來,賣了幾碗茶湯,一碗自己喝,一碗給了馬車裏的渾家,剩下的給了押送自己的公人們。

喝了一口解暑湯,口味比起東京要差多了,但鄭俠也不在乎。就聽見行商操著河北口音,跟著賣茶老漢搭著話:“這蝗蟲來的不是時候,辛辛苦苦種下的麥子,這一下子都完了。”

“還好,還好。小韓知縣拿錢買蝗蟲。苗被吃了是可惜,但人拿蝗蟲換了米面吃就沒事了。別說,現在看看還真撲了不少,縣城四門外都在燒著。”賣茶老漢指了指北面白馬縣城的方向,幾道煙柱模模糊糊地往天上散去,“煙都沖天了。”

而就在茶棚不遠處,就有幾個胥吏擺開了換米的攤子。三斤蝗蟲換一斤米或是五文錢。蝗蟲極輕,一斤能有近百只,又會飛又會跳,捕捉起來著實不易。但架不住田中的蝗蟲多,一掃帚下去就能撲下五六只。

蝗蟲易捕捉,使得換米的人為數不少,使得官府派出來的這個換米點都排出一條人龍來,多是老人或是小孩子,背著口袋來換米。一名身穿綢緞的鄉紳旁邊站著,壓著隊伍不亂。下面一名書辦坐在張小凳上,在一本冊子上做著登記。

但也有覺得不該浪費時間來換的,行商喝著茶湯,望著烈日下的隊伍:“這排隊看著一排就要小一個時辰,排著不累嗎?一斤蝗蟲曬幹了也能剩三兩,磨成粉合著面吃,好歹也是葷腥,還能看著點油水。”

“蝗蟲雞鴨吃得歡,喂豬也行。人怎麽吃?”坐在茶棚下,賣茶的老漢搖著頭,拿著蒲葵扇趕著蒼蠅蟲子。

“怎麽不能吃?”行商浮在臉上的笑容卻似乎是在嘆氣,“河北的樹皮都給蝗蟲啃光了,現在人都改吃蝗蟲了。”

賣茶老漢為這個世道嘆了口氣,道:“蝗、旱從來都是連著的,要多下雨才能好。就是官家生日前才下了一場透雨,隔了兩日,又下了一星半點,月底的時候下了一場稍大的。怎麽說這雨水還是少,根本不解渴!”

“京畿好歹有三場雨下來,可憐河北就見了一場雨。而且是到了地面上就沒了影,一點也看不出來雨跡。一旱七八個月,都是朝堂裏面鬧的。”河北行商有了點憤世嫉俗的口氣,“聽說你們這裏的知縣是王相公的女婿吧?”

“說得是小韓知縣吧?已經升做府界提點了,現在縣中事是侯縣丞代管。”

“這麽快?”行商驚訝道,“真不愧是宰相女婿!”

“小韓知縣跟他嶽父不一樣!別看在縣中才做了幾個月。老漢幾十年看見過的知縣裏面,他算是第一了。”賣茶老漢為韓岡分辯著,比出了個大拇指,“諸押司在縣衙裏橫行了三十年,去年冬天將米價漲到一百三十五文一鬥的也有他一份。後來怎麽樣,被逼著捐出了兩萬石來買命!現在縣衙中哪個公人還敢伸手要錢?”

“還有那個三十年的案子!”賣茶老漢左手蒲葵扇一揮,“兩家人爭一片祭田,爭了整整三十年。多少任知縣都沒辦法,官司都打到州裏過,知州也只知道將案子發回來。可小韓知縣一到任,當著全縣百姓的面,一轉眼就將案子破了!”

“那還真是一名能吏!”河北行商贊嘆著。

“誰說不是呢?”賣茶老漢突然又嘆起氣來,“就是做得太好了,才半年就升了官。要是能在縣裏做個三年五載那該有多好!”

“好官總是升得快!”河北行商笑道,“相州的韓相公不是三十多歲就做相公了嘛!”

“小韓知縣多半也能三十出頭就當上相公,到時候,天下百姓就有福了。”賣茶老漢又嘆道:“只是這麽好的官,還有奸人罵!”

將後面押解鄭俠的公人當成了鄭俠的隨從。看著鄭俠坐在一邊、默不吭聲,賣茶老漢搭上話來:“這位官人從京裏來,一看就是有見識,肯定聽說了這一件事。”

鄭俠不置可否,低頭喝著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