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二)(第2/2頁)

孫永一下驚道:“難道玉昆你打算出外?”

“下官不敢欺瞞大府,升官如何不願?但中書五房檢正公事,韓岡自知不能勝任。但那判軍器監一職,下官自問還是有些把握,不會愧對天子。”

孫永是韓岡的上司,趙頊打算調動韓岡的時候,照常理也要征詢孫永的意見,以及要聽取孫永對韓岡的評價。這是應有之理,韓岡現在對孫永將心中的想法說出來,也是有著讓他代為傳遞的心意在。這等事不足為奇,想必孫永也能明白。

孫永的確聽明白了。韓岡這是不想給韓絳當打手,也不想變成新黨分裂的開端。所以打算辭一職,受一職。留在京城中,但不會跳進漩渦裏。

“這樣也好,玉昆這一年忙得事情也多,稍稍清閑上一段時間,也不算是壞事。”

“多謝大府垂顧。”韓岡拱手說道。

雪越下越大,鋪天蓋地地壓下來,下了兩三個時辰都沒有見到停歇的跡象。韓岡和孫永不得不在青城行宮中逗留一晚。當然,作為臣子,兩人不能在殿閣中居住。這一天晚上,他們和一眾隨從都給安排在了宮門內的房間——這也是郊天大典開始之後,普通官員居住的地方。

遣了人冒雪回城去報信,並為明天的朝會請假,韓岡和孫永就住了下來。一整夜聽著狂風呼號,被風鼓動的暴雪不斷敲打著門窗,寒風從門縫窗中透進來,讓孫永、韓岡不約而同地想著回去後就安排人手,整修青城行宮的駐地。

到了第二天午後,下了一天的暴雪方才宣告收止。地上的積雪厚達三四尺之多,孫永看著堵上了殿門的雪層,差點就要唉聲嘆氣起來。

不過他也知道嘆氣沒用,急著要回城去,點起人手來清掃道上積雪。這件事情不能拖,越拖越是麻煩。而且暴雪之後,城中民居都少不了會有坍塌,砸死住戶的情況每年都沒有少過,這些事,都要他這位開封知府來調動、來處置。

看著孫永在行宮正門口急得團團轉,來回左右的踱著步子,每走幾步就要望著行宮外看上兩眼,韓岡不由得就有些覺得好笑。最後忍不住出言安慰道,“大府放心,城中此時肯定也在急著,想必很快就有人來接我們了。”

也的確正如韓岡所言,大約一刻鐘之後,從北面東京城的方向,的確來了三輛馬車。兩匹馬在前面拉著,後面的車鬥下裝得不是車輪,而是兩根長長的木條。

見著城中的下屬,找了雪橇車來接自己,孫永緊繃的神情終於放松了下來。

與韓岡一起坐上同一輛車,前面一聲皮鞭響過,雪橇便在雪地上順滑地開始行駛起來,沒有尋常馬車的搖晃,也沒有尋常馬車吱吱呀呀的輪軸轉動聲,平穩而平靜。

坐在安安靜靜的車廂中,車廂下方只有橇板碾過雪層的絲絲微聲,孫永神情忽然一動,問著坐在對面的韓岡:“玉昆,你是不是還有什麽藏著掖著的什物沒有拿出來?要不然為何只要做著判軍器監?”

孫永越想越是這個道理,但凡官員,無不喜歡清要之職。不做事、幹拿錢、對朝廷大事又能指手畫腳的職位,那是人人喜愛。而那等事務繁劇的職位,就沒人喜歡去做。

可不論是中書五房檢正公事,還是判軍器監,其實都是忙碌而不得清閑的職位。韓岡雖然說著要閑職,但他接下判軍器監的職位,從情理上是不想摻和政事堂中的紛爭。不過理由要是這麽簡單,也未免太小瞧了如今名震天下的韓玉昆了。

韓岡擡眼看著孫永,見這位開封知府盯著自己不肯放過,嘆了一聲道:“韓岡承襲橫渠先生之教,研習格物致知之說,的確甚有心得。判軍器監雖非合意,但也是與韓岡所學有些瓜葛,若能執掌其事,當不會讓天子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