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偽(十)(第2/3頁)

“這是在試探!”折可適眼神更加凝重。

只過了片刻,又是一隊沖了上前,還是沖到一半就轉回,只是這一次回轉的地方又近了幾步。

當契丹騎兵第三次沖來,又在九十步左右的地方回轉,身在箭陣中的弩手們稍稍起了一點騷動。

折可適咬了咬牙。這樣一次沖擊,只要再來幾次,下面的士兵恐怕就會忍不住收緊自己的手指。

他看看支谷之中,鐵鷂子已經遠遠逃離,陌刀陣也退回了,在谷口內側重新列隊,山坡上的兩個指揮則同時做好了調整。至於後陣的士兵,完全不關心背後發生了什麽,一心一意壓制著對面的騎兵,將他們越射越遠。

折可適低頭吩咐了一句,讓傳令兵立刻上前。

契丹騎兵又將那套把戲重復了兩次,每一次引起了更大的騷動。如果是黨項騎兵來,沒人會在乎。偏偏換做是契丹人做來,就硬是能讓軍心有些許動搖。

就在這時,一支由神臂弓射出的木羽短矢,嗖的一聲急速的穿過了七十步的距離,準準的就要射中一名正對著過來的敵騎。可那名騎兵只將手上的鐵鐧毫不在意地隨手一揮,當的一聲,飛過來的短矢便落在了地上。

但一箭之後,豺狼一般的敵人卻不再上前。對峙了一陣,就只見戰旗搖動,轉頭就竄進了另外一條谷道,消沒在山路上。

折可適憋得胸口發痛的一口氣,這才長長地舒了出來,聲音大得如同在高喝。不,並不是他發出的聲音大,而是他身邊的兵將都在同時吐氣。

“果然還是不一樣。”不止是一個人在這麽想著。

“是前面斥候說的那一隊契丹人吧?”李鐵腳湊了過來,他的神色間已經沒有了方才將來襲的鐵鷂子砍得大敗而逃的得意和輕狂。

這最後一隊敵騎,來的雷聲大、雨點小,沒有動手就跑了。可偏偏沒人覺得這一隊騎兵是因膽怯而退,也不會認為他們會就此不再出現。

“幸好我們贏得快。”折可適緊繃著臉,依然沒有松弛下來,“若是在我們與鐵鷂子糾纏的時候,這一隊騎兵突然殺出來……”

聽到折可適的話,李鐵腳只在腦中想了一想就打了個寒戰,難怪鐵鷂子會不管不顧地直沖軍陣,就是為了給契丹騎兵開道的。要是自己手腳慢了一步,這一戰當真不知道會怎麽樣了。

“看他們的氣勢,該不會是遼主斡魯朵的宮分軍吧?”他輕聲問著。

折可適翻了翻白眼,“遼主的禦帳親軍怎麽可能隨便出來?天子不親征,班直什麽時候離開京城過?”

“可是……”李鐵腳舔了舔嘴唇,他也是大膽的,並不是害怕對手,而是直覺著那一支騎兵不好對付,“怎麽看都不是一般的騎兵啊,還是說契丹的騎兵都有這般氣勢?”

折可適、李鐵腳,都是慣於上陣,廝殺也不知有過多少場。對手到底能不能打,從行動上就能看出個端倪來,那幾百名騎兵絕對是遠超剛剛打過交道的鐵鷂子。要是契丹國中隨便拉出一支騎兵就能有著如此威勢,大宋這邊一年只付了五十萬銀絹的歲幣,就得了幾十年的太平,那還真是一筆大賺的買賣。

“當然不可能。”折可適死也不會相信,契丹國中的普通兵馬,就能有著自家三千子弟兵一般的水平。

“可既然不是遼主的斡魯朵,那也不可能會是其他斡魯朵下面的兵。”李鐵腳說道。

“嗯,”折可適表示同意,“也不會是鎮守陵寢的宮分軍。”

大宋是每一個皇帝登基,就會建起一座樓閣,存放他本人禦書、禦制文集、各種典籍、圖畫、寶瑞之物,如太宗的龍圖閣、真宗的天章閣、仁宗的寶文閣。

遼國則是出一個皇帝就設置一個斡魯朵,其中挑選出來的精兵就作為他本人的宮衛。當遼帝駕崩之後,皇陵附近都會建一座州城,叫做“奉陵邑”,專門安置皇帝生前的斡魯朵,以奉陵寢。此外有幾位皇後、甚至秉政的權臣也有自己的斡魯朵。屬於斡魯朵的宮衛軍,當然也都是精銳,只是他們不會離開自己服侍的皇帝,而鎮守陵寢的舊日宮衛,除了輪班宿衛當今天子外,也不可能輕易調動。

“那就是只會是皮室軍了。”李鐵腳聲音低沉起來。

折可適點頭:“當是皮室軍!”

皮室軍也曾是遼太祖遼太宗時的禦帳親軍,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聲威,在大宋北方的軍中同樣是如雷貫耳。不過這些年來,已經成了鎮守邊地的核心主力,宿衛之職交給了宮分軍。

除此之外,契丹國中再下一等的軍額也有許多。屬於五院、六院、乙室、奚部的部族軍,還有漢軍、渤海軍等治下民族組成的軍隊,諸多貴族名下的頭下軍,以及屬國、屬部的軍隊。以武立國的遼國國中,各色名號的軍隊多如牛毛,他們才是契丹國中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