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裏亦誅除(一)(第2/2頁)

這樣的情況下,米彧當然回不了家鄉。失魂落魄地回到了廣州後,本來是希望能找個門路東山再起,卻是在打探消息時,順道聽說了官軍已經滅了交趾,還有安南經略招討司準備遷移至富良江口的海門鎮的消息。

一旦海門開港,只要能在這裏站住腳,就能分到足以發家致富的一塊大餅。手上還有價值幾千貫的銀錢,這是他賣掉之後,雖然遠遠抵不上欠債,但作為起家的本錢卻是夠了。米彧直接雇了一條海船,從廣州直放海門。

米彧沒有來過海門,但海門在過去也算是一個有名的港口,與交趾人有著生意往來的商人為數不少,在酒宴之上,往往能聽說道許多關於交趾的風土人情,其中也包括海門港。

不過米彧所聽說的海門港,與他眼前所看的完全不一樣。如同一個大工地一般,到處都是雨後的泥濘,滿眼盡是正在興建的建築。

到得早,不如到得巧。米彧到得巧,而且也算早了。加上米彧,眼下在海門港的商人也不過幾十人,還要刨掉其中五六名夷商。

這個時候,韓岡正在設法打響海門港的名聲,擴大海門港的影響,千金市骨的手段,從來都是少不了的。

雖然眼下他去了升龍府,但韓岡留下來處置庶務、監督工程進度的幾個幕僚,卻是秉持著他的指令,對於這一幹有眼光、敢賭敢拼的商人們好生對待。並派人傳信升龍府,同時韓岡他等的人已經到了。

此時的升龍府,則是又聚集了當初圍攻此城時漢夷兩家的將校和頭領們。

他們齊聚在章惇麾下,攻下了升龍府,滅亡了交趾,而眼下,他們又來到章惇的麾下,共同見證代表中國鎮壓天南的銅柱的落成。

巨大的銅柱矗立在高聳的台基上,周圍已經沒有更高的建築。

數千人圍在台基周圍,靜寂無聲。在他們的注視下,一頭黑色的公牛被牽到了銅柱前。四名力士將公牛牢牢綁定按住,李信赤著上身,在響起的鼓聲中,親手拿著犀利的短刀向著心口的要害直搠了進去。

濃濃的血漿從創口中噴湧而出,繼而流淌到了擺在地面上、滿載著上百斤酒液的銅缸中。

章惇穿著最為正式的朝服,走上了台基。拿著一支三足的青銅酒爵,在缸中舀起一杯酒,面向北方,跪下來,舉在頭上,“此一杯,獻與天子。”

數千人一起跪下,齊聲喝道:“恭祝皇宋天子千萬歲壽。”

領著所有人,三跪九叩,章惇起身再舀出第二杯,灑在地上,“此一杯,以祭英魂。”

“這第三杯,以此銅柱為誓。”章惇再一次高高舉起酒爵,返身面向所有人,“若有不順朝廷,意圖謀亂者,各部舉兵共擊之。”

每一家部族的洞主們都隨著章惇一起舉起了手中青銅爵,他們手上的酒爵,都是與銅柱一同鑄造而成,混合了牛血的烈酒在爵中搖晃,齊聲應承:“我等以銅柱為誓,若有不順朝廷,意圖謀亂者,各部舉兵共擊之!”

歃血為盟之後,一場盛大的酒宴就在台基下舉行。

一壇壇美酒在席上傳遞,用來歃血為盟的壯牛,在烤架上變成了香噴噴的烤肉。數百人在席上喝酒吃肉,還有人跳起來唱著哪一位幕僚寫得贊詩:

“天之所覆皆王土,南海之濱亦王臣。昔年伏波定交趾,今日王師復守巡。趙氏開國號南越,立柱標銅後安民……”

韓岡聽了想打哈欠,他雖然不會作詩,但眼光還是有的。這首長詩真的不怎麽樣,還不如李常傑那首絕句有氣魄。

“怎麽選的韻腳,什麽不好押,偏偏押了上平十一真……膠柱鼓瑟。”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不就為了和這段才押的真字韻。”章惇在旁大笑著,雖然喝了不少酒,但還是沒有醉,只有回頭望著身後直指雲空的銅柱的時候,他的臉上才帶起了一抹仿佛醉酒的殷紅,“雖不能封狼居胥,但也是標銅立柱。有此一功,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