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裏亦誅除(二)(第2/2頁)

章惇霍然起立,用力揮動手臂,“先將各家的土地分配下去,等到劃分完成之後,占城對本帥的信函置之不理,還不肯退出他們侵占的土地,就立刻拈選精銳出兵,打到佛誓城去!”

分配土地的會議,基本上能夠算得上是順利,盡管人人都想多拿到一分,但章惇、韓岡鎮著場子,許多紛爭在還沒有開始的時候,就已經宣告結束。熙熙攘攘地鬧了十天之後,最終的分配方案終於敲定下來。

黃金滿分到的土地最大,是交趾南方、從清化一直延伸到邊境,與廣源州相隔千裏。不過連同他在內,分到土地最多的十一家部族,互相之間三兩聚居,身邊都有同樣大小的部族,互相牽制著。

而圍繞在海門、河內周圍的核心地帶,則是一幹小部族的領地,零零散散的幾十家,犬牙交錯地分布著。這樣的安排,可以讓任何一家起了不軌之心的時候,都要先擔心他們的鄰居會不會背後一刀。

這些分派是在地圖和沙盤完成的,並沒有太多的準確性可言,不過利用交趾當初分置州縣的界碑,倒也不至於為了邊界的確認,耗費經略招討司上下一幹人等太多的精力。

占城並沒有退出他們侵占的土地,不過占城王制矩獻上了許多金銀財物,抱著一絲僥幸,希望能默認。不過金銀之物,大宋的數量更多,卻不會為了錢而放棄土地。

在這樣的情況下,燕達領軍出陣,沒走陸路,而是走水道,用了三天的時間,抵達南方的邊境,在那裏下船。而與此同時,秉持經略招討司的令旨,交州諸部聯軍起兵南下,兩方合力,將占城的侵占交州南方的軍隊給全數消滅。還沒等到燕達返身南下侵攻占城,打下王都佛誓城,占城國王制矩已經被嚇得魂飛膽喪,親自帶了人和財物來乞降。

章惇將之教訓了一番之後,制矩和俘虜們被放了回去,因為這一戰的耽擱,就又是半個月的時間。

這半個月中,新任的交州知州也確定了下來,是章惇的一位幕僚,姓李名豐,在這一次的軍事行動中,作為行營參軍,功勞和苦勞都立下了不少。通判和軍事判官,都是從廣西調來的官員。至於海門知縣,韓岡推薦了自己的幕僚馬竺。

在區劃上,海門港是一個縣,如今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土地荒廢,戶口缺乏。

章惇和韓岡計議之後,將主意打到了從交趾國中解救出來的漢家百姓身上。他們之中,將會有兩千戶遷移到這裏,分配土地和種子,並從官府這裏借貸了農具和耕牛,等收獲後配上利息加以歸還——基本上就是各地安置移民的翻版,不費多少手腳。

而交州也會安置一批邕州訓練出來的新軍,總共一千一百人,將會移防於此,同時還包括他們的家屬。

加上之前的兩千戶漢兒,也就是說,交州的海門縣,已經有了三千戶口。這對於漢人數量稀少的廣南兩路,已經是一個數得上的大縣了。

“該做的事都做完了,差不多該回去了。”

章惇已經將桂州放下了有半年之久,不過有通判看著,其實並無大礙。但章惇說得回去,並不是桂州,而是東京城。

“還是先去邕州。”韓岡說道,“坐船到欽州,從那裏走要方便得多。”

進入了四月之後,雨水又多了起來,韓岡望了望外面,因為雨水的緣故,大部分的工程暫時都停了下來。一時間,也沒有繼續開工的可能。自己也可以趁這個時候,一起返回邕州一趟。

章惇點著頭,“宗亶他們在獄中已經休息得夠久了,也該送他們上路了。”

最後的聖旨已下。

雖然不能將已經死了的李常傑拉起來再斬首一遍,但在邕州城下、忠勇祠前,當初曾經領軍侵攻過大宋疆土的將領,都會將之明正典刑——可惜廣源諸帥太識時務,否則就一並拉過來陪斬。

當曾經淩犯中國的罪人在他們肆虐過的地方,用性命來贖清他們的罪孽。自此之後,南方當能保有二三十年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