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七)(第2/2頁)

瞥了桌上的甲骨一眼,陸佃心中暗嘆,韓岡定然是胸有成竹,才敢如此放言。

王安石的《字說》,本來是要取代所有前代的訓詁解字之書,成為新學一道德的基石,現在卻要證明書中釋義的正確性,這不正是落入了韓岡的陷阱了嗎?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這正是韓岡一直在提倡的格物!

過去韓岡的學問近於自然之道,使得儒門中人都小瞧了他,認為他所學只得一偏,可如今就漸漸圖窮匕見了。但從道理上,各家拿著經典自述己見,當然比不上一件三代遺物來得更有說服力。

仗著殷墟遺物帶來的優勢,如同滾刀肉一般的韓岡,讓陸佃和葉濤一點辦法都沒有。韓岡目的就是攪渾水,讓儒林去爭論,除非一口否定殷墟的,否則只要去研究。

但能否定嗎?

天子絕不會出面的,只有新學為朝廷同風俗一道德,沒有天子為新學沖鋒陷陣的道理。而政事堂中,王珪可是親自將韓岡送到庭院中的。

若是王安石和呂惠卿有一人在京中,眼下的局面還能好一些,可是讓國子監中的一幹學官跟韓岡放對,未免太過強人所難了。葉濤和陸佃都有力不從心的感覺。光是地位上的差距,就讓他們在辯論上落盡下風。何況韓岡本人一副無欲無求的樣子,攪了渾水就坐下來看熱鬧,不在殷墟古文上爭高下,讓人根本無從著手。

不是韓岡小瞧陸佃和葉濤,他一直以來的目標都是王安石或二程、司馬光這樣的人物,始終都是小心謹慎,半點破綻都不敢露,絕不會在那幾位擅長的領域中與其較量。而當他對上陸、葉這等籍籍無名之輩,憑借自身的地位和身份,辯論的時候可是天然地占著優勢。想說什麽,都不用太多顧忌,可以明著欺負人。

“蔔為象,筮為數。物生而後有象,象而後有滋,滋而後有數。周易卦爻雖說盡為占筮,蔔的是數,但何以以‘象’為名?”說到這裏,韓岡微微一笑:“且系辭亦有雲:易者,象也。這裏的易,僅僅是周易嗎?”

韓岡扯淡的話,終於讓陸佃忍不住了,勃然作怒,“豈有此理!”

葉濤亦怒道:“此言大謬!”

但陸佃和葉濤的憤怒,韓岡如同清風拂面,根本不在意。反而又端起茶盞,悠悠閑閑地再呷了一口。

六經注我的風氣在這裏,韓岡硬說《周易》中不稱卦數而稱卦象,是因為承襲重蔔的《歸藏》,陸葉二人的憤怒歸憤怒,之後世人的駁斥歸駁斥,但他說出來照樣沒問題。

韓岡對如今的學派之爭,本來就是希望越熱鬧越好。儒林圍繞著殷墟遺物鬧上幾十年乃是他夢寐以求的心願,煽風點火、興風作浪、火上澆油、推波助瀾,只要能將氣氛炒熱起來,有些事韓岡也不介意多做一做。

反正他的根基可不是在儒門經典上,這是其他學派截然不同的地方,從一開始他就立於不敗之地,無論局面向什麽方向轉變,對韓岡來說都沒有差別。爭得越厲害越好啊,這樣才有趣。

讓儒生們皓首窮經去好了,韓岡會在這段時間裏繼續發展他的自然之道。當格物對社會對生產的作用越發的顯現,便是氣學將道統攥在手中的時候!

注1:利用甲骨蔔辭對周易卦辭爻進行印證,甲骨文的發現者王懿榮似乎就說過,但記不太清了。在個人記憶中,能確定的最早應是顧頡剛在二十世紀初時出版的《周易卦爻辭中的故事》,帝乙歸妹的考證便在其中。甲骨蔔辭對更多經典的作用,則可以參看王國維有關殷墟蔔辭的一幹著作。這是早期的,如今則更多,殷人蔔辭和先秦典籍之間相互印證是研究中國上古史最重要的線索之一。有興趣可自去搜索,在此就不多做科普了,例子實在是舉不勝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