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七)(第2/2頁)

“……不是十三,就是十五,肯定是沒過十八——年紀並不大。”元隨說話饒舌得很,但他是趙頵的親信,口齒伶俐的特點倒是更討趙頵的喜歡。

“十三、十五就有了子嗣……”趙頵笑了一下,“南順侯就是沒有死於意外,恐怕也活不長久。哪能這麽早就沾了女色?根本未固,卻時常搖動,就是一棵樹都活不了太久,何況是人?”

“說起醫理,大王當也不輸太常寺中的那幾位。”元隨湊趣般的說著。

趙頵倒是喜歡醫術,家裏搜集了不少藥方,也養了不少名醫。前幾年,他所任用的一名醫官被卷入趙世居、李逢謀反一案,為此還不得不上表請罪。

想到這件事,趙頵頓時就對眼前事沒了興致,敲了敲前面的車廂內壁,“掉頭,從西角樓大街繞過去。這條路等到明天怕也走不通。”

放下車簾,趙頊一聲吩咐。前面的車夫隨即便將馬鞭一揮,四輪的輕型馬車重新啟動,轉了一個很小的圈子,很快便消失在街角。

隔了一條街,韓岡也幾乎在同時收回視線。抖了下韁繩,胯下的坐騎乖乖地掉頭轉身——南順侯府巷外的踴路街都被堵起來了,看來只能繞路回去了。

蘇頌比韓岡還要早一步掉頭離開。雖說以他的身份,讓旗牌官上前驅散人群,打開一條通道不為難事,可前面堵在南順侯府巷口的人群有許多事是喪家、苦主。看這聲勢,明天必然是傳得滿城風雨,沒事摻和進去作什麽?這是苦主和肇事者之間的事,官員們本就不該在其中表態。

“前面是誰家的馬車?”蘇頌他扭頭對著跟上來的韓岡問道,“那式樣怎麽沒見過?”

“將作監新獻上的新制馬車。東京城中見過的的確不多。”韓岡笑道,“前輪後輪各在不同的底盤上,中間是活動的,能自由轉向,比起舊式四輪馬車,要靈活不少,只不過只能用來載人,載貨就不行了,底盤不夠結實。”

蘇頌瞧了韓岡一眼。韓岡雖然是只管過軍器監,但在他的領導下,軍器監連年立功,使得如今的將作監中,有不少人是從軍器監升調過去的,官員、工匠都有。韓岡不能對將作監了如指掌那才叫奇怪。

“是誰家的車子?”蘇頌重又問道。

“若是兩個月後子容兄再來問,那還真猜不出來。不過現在倒是不難猜。雖然是有聽說京中的車馬行也聞風而動,招攬不少匠人,但眼下除了將作監的車船院,暫時還沒有其他作坊能仿造得出同樣形制的馬車來。”

與如今在京城中替代了舊有的太平車,變得越來越普及的四輪載貨馬車不同,那一輛消失在對街街角的精致的四輪馬車,在底盤上擁有轉向結構,在外觀上有著截然不同的差別。蘇頌方才第一眼看到時,注意力就被吸引了過去,覺得這輛馬車的樣式很是特別。

“將作監又見功了。自玉昆你執掌軍器監後,這幾年軍器、將作二事上,倒是時常給人驚喜。”

“在軍器監也不過一年多……元豐以來的功績,我可沒臉去冒領。”

“到底是哪一家的車?”

“一位大長公主,一位長公主,還有兩位親王。天子賜物,就是前幾天的事。我都聽說了,子容兄不會沒有聽說吧?”

蘇頌眉頭微皺。他哪裏會去關心天子賜了什麽東西給親王、公主?也就韓岡,估計是一直盯著將作監的新發明,才會知道天子賜了馬車。

除了韓岡之外,又有幾個士大夫會在意這等器物上的發明?就是以蘇頌對自然、機械等方面的愛好,也不會去刻意去了解將作監或是軍器監中,又有什麽新花樣。

“該不會是為了要弄個賽車聯賽出來吧?”韓岡有兩次前科,蘇頌不免會有這方面的猜測。不過他並沒有將心底的疑惑說出來,“別賣關子了,到底是哪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