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七)

冬至日的前一天,韓岡坐在太常寺的花廳暖閣中,屋外雪落無聲,下了一夜的暴雪已經漸漸收止,面前則站著一名青袍小官,剛從屋外進來,被凍得臉青唇白。

還沒到冬至郊祀的日子,韓岡為了以防萬一而做的準備,倒是出乎意料地提前一天派上了用場。

不過在他事先安排下的急救隊派上用場之前,韓岡先是在瞪人:“青城行宮的馬廄被雪壓塌,去找群牧司,怎麽找到厚生司這邊來了?”

正常傳話報急,應該派個會說話、有條理的積年老吏來。尋常遞送公文的差事從來也不會讓官人來做。可韓岡面前的這位樞密院派來的傳話者,明顯是蔭補出身,二十上下的黃口孺子。被韓岡眯起眼睛盯住,就像是被鷹隼盯上的老鼠,舌頭都開始打結。

結結巴巴地費了好一番工夫,才讓韓岡聽明白,南門外的青城行宮,不止是馬廄,連兵營也塌了,人和馬都傷了不少。

韓岡兩條修長濃黑的眉毛皺得越來越緊。

祭天時的圜丘就在青城行宮中。臨時駐紮在行宮外圍的軍隊,是為祭天大典而準備,總共集結了上萬兵馬。

記得六年前,韓岡還在開封府中擔任府界提點的時候,也曾經覺得行宮外的軍營有點破敗,需要用點功夫翻修一下。但那一片軍營,不過並不屬於青城行宮的內部建築。開封府中也沒有多余的經費,最後只是草草地將屋頂給修了一下,只求不漏雨雪。

眼下一場只持續了一天的雪——盡管是暴雪——就讓軍營墻倒屋塌。該不會從熙寧七年之後,就沒有再整修過吧?

韓岡搖搖頭,不是否定,而是無奈。就他所知,開封府裏面的官員做得出來,畢竟坐在那幾個職位上的人換得太快了。

不過疑惑也好,感慨也好,眼下人命關天,沒時間給韓岡多耽擱。當著樞密院來人的面,韓岡提筆簽下了手令,直接調了一隊人馬去南門外的青城行宮搶救傷員,之後才派人去政事堂通報。

帶著手令的小吏和樞密院的官員都出去了,韓岡揉著眉頭。不是因為災情,而是為了見鬼的官僚主義。

厚生司轄下的醫療人員如何應對大災之後的緊急救治,一切都有預案在。依照韓岡組織人手與開封府一同編定的條例,開封府轄下的每一座醫院都組織了一支緊急救難隊。每一支隊伍,都有至少一名翰林醫官主持。開封城內的兩支急救隊,更是各有三名翰林醫官分任正副職。

依照預案,今天的這場雪後,如果有房屋大面積倒塌,造成大量的傷亡以至於來不及送往醫院,只能在現場進行急救的話,開封府直接聯系東城、西城兩所醫院就可以了。只需事後到厚生司這邊報個備,補個手續歸档,並不需要韓岡的手令或是厚生司的正式文書。

但事情一旦牽涉到軍隊,這手續就麻煩了。先是受災的那一支隊伍上報三衙,三衙轉呈樞密院,樞密院論理還要跟政事堂聯系,然後讓政事堂給隸屬於中書門下的厚生司下命令,出動救難隊。今天好歹是繞過了政事堂,總算節省了一點時間——所以韓岡出的是手令,而不是以正規的格式蓋印簽押的公文。

只是災情告急的消息在三衙和樞密院中繞了一圈,耽擱的時間依然不止一兩個時辰,很可能就多了幾十人枉死。如果能繞過兩個衙門,至少繞過樞密院,情況可能會好一些。不過繞過樞密院跟軍中聯系,絕對是文臣的大忌。就是小小的急救預案,韓岡也不方便與三衙直接交流。可若是事情要經過樞密院,那麽結果還是落得今天這樣。

如果有單獨的軍醫體系,倒是能省下一份心來。但大宋的軍醫,從來都屬於太醫局管轄,而不是軍隊。如今軍醫的人事權,也是由厚生司掌控的。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太醫局的醫學生都要輪班去軍營中坐診,或是派到外路擔任醫官,醫治受傷或生病的官兵,眼下則又多了一份在醫院裏實習的工作。

在厚生司成立後,原本的療養院也轉到了厚生司的旗下,需要住院甚至隔離的士兵,都會轉到兩所醫院轄下的療養院中安置,並不存在單獨的醫療體系。

但現在看來,還是組建一套軍中醫療和急救體系比較好。一方面是避免再出現今天的情況,另一方面,一直都進展緩慢、讓韓岡心煩不已的人體解剖學,或許可以拋開舊有的束縛,能有一個大發展也說不定。

想到這裏,韓岡倒有些坐不住了。找來紙筆,開始在紙上打起草稿來。

韓岡動筆寫字,下面的官吏不敢打擾。他們也不知道韓岡在寫什麽,只是知道了青城行宮出了事,就已經讓他們人人大驚失色。

臨到郊祀之前,參加大典的士兵出了意外。雖然不知傷亡的具體數字,但樞密院都派人來了,數目應當不會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