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九)(第2/2頁)

在大宋軍中,一般是幹脆了當地直接打造雲梯車,長長的梯子下面有了車體支撐,便不會因為長度過長而容易折斷。只要有了圖樣,幾個普通的木匠配合,輕輕松松就能做出來。比起單純的三丈長梯,工藝上要簡單得多。

可就是這十幾具長梯已經讓種樸覺得怵目驚心了。這代表對方營中至少有一個大匠級的木工。也代表接下來的霹靂砲絕不會少。

高遵裕到底送了多少東西給外人啊!比真宗皇帝還大方。

沖在最前面的黨項士兵已經到了兩百步以內,如果不計八牛弩,再向前三十步就到了神臂弓的有效範圍了。城上的數百將士雖然神色依然輕松,不過雙手已經握緊了神臂弓的弩身。

種樸沖親兵招了招手,“放近了再射!”神臂弓的最大威力,還是在面對面、臉貼臉的時候。

城外的黨項人隨著越發接近城墻,速度也開始提升,從徐步到疾步,此時已經開始奔跑了。就在這一批的後面兩百步,人數還多上一點的第二批黨項軍,也開始接近。

蟻附攻城。

而且是節奏感把握得很不錯的蟻附攻城。

對於為遼人賣命,被強占了家園的黨項人自然不是心甘情願。不過看到溥樂城上稀稀拉拉的守兵,他們倒還是鼓起了一點勇氣來。

呐喊聲沖天而起,三千多黨項士兵沖向了城墻。他們的裝備也看得越來越分明,除了擡著雲梯的士兵,每一人都隨身帶著一個看起來很有分量的包裹。

城頭上的種樸和李清,只是順帶著瞥了一眼,就確定了黨項人的打算。這是準備壘土成山,在進行雲梯攻城的同時,也準備用人數上的優勢硬吃溥樂城中的守軍。而這些土包,也可以墊在雲梯下。以防攀登時折斷。

只是這樣的攻勢,在最為擅長守禦的宋軍眼裏,連笑話都算不上。

最前面的黨項士兵下到只有一層被凍結的底水的城壕中了。指揮使們回頭看看敵樓,種樸搖搖頭,城上便毫無動靜。

黨項士兵開始向城墻腳下投擲攜帶的土包。種樸說了句“再等等”,城上依然沒有動靜。

當黨項士兵拉開長弓,射擊城頭,以掩護雲梯越過城壕,種樸還是不許官軍反擊,城上還是沒有動靜。

直到已經超過一半的黨項士兵越過城壕,雲梯陸續架上城頭,一群最為勇猛的黨項戰士開始攀爬雲梯,種樸終於揮下了手。

壓抑已久的將校們一陣歡呼,只聽得城上一通鼓響,檑木、拍杆、灰瓶、滾油隨即傾瀉而下,砸斷了雲梯,澆傷了人體,然後便是數百張神臂弓齊射。

每一名神臂弓手的腳邊,都有七八張已經張好的神臂弓,拿起弩弓,放上箭矢,一個呼吸間就能射上一箭。

鼓響不過十聲,城上就已經射下來數千支箭矢。在最短的時間,殺傷最多的敵人,這樣的一擊之下,便能讓敵軍完全失去戰鬥意志。

不到十丈的距離下,神臂弓的威力充分發揮了出來,縱使軍器監打造的板甲和頭盔也抵禦不了這麽近距離的射擊,僅能化解一些致命傷,讓中箭的士兵只傷不死。但滿地的慘叫聲,同樣能讓人失去戰鬥意志。在這第一批攻城軍近乎崩潰的時候,突然打開的城門給了他們最後一擊。

僅僅據守城墻不叫守城,以城墻為憑,不斷出城反擊,才是真正的穩守之道。養精蓄銳的千名戰士手持戰斧從城門中殺出,沖進城下混亂的敵群中,揮斧肆意砍殺,帶起一片血浪。城上的神臂弓也順勢外延,用弓矢阻斷敵軍的退路。

三千黨項士兵冰消瓦解,完全失去了戰鬥能力,如同羔羊一般被宋軍屠戮。高高在上的飛船將這一幕傳給下方的遼軍將領,在號角聲的催促下,拖在後面的第二陣立刻加速趕來,而兩隊各五百多人的遼人騎兵也隨之出動。

敵樓上,種樸好整以暇地比了個手勢,“霹靂砲,給我擋住後面的賊人。”

城內的霹靂砲開火了,一包包石子飛上天空,劃著拋物線,又重重地落到了地面上。包著石子的繩索在重力下根根崩斷,從靈州川中搜集來的鵝卵石四散飛濺,一下阻斷了第二波攻勢。讓他們躲避著飛石的同時,只能坐視城下的友軍在宋人的重斧下哭喊哀號。

李清略帶冷淡地看著這一幕,並沒有感染上敵樓中其他將校們的興奮和狂熱。

這裏根本不需要他。種樸只需要下命令,剩下的就交給參謀們。在他們的安排下,甚至連霹靂砲的配重都事先調試好了,只需要等待城上的號令。之前種樸敢於領軍出外偷營,而不是讓他這個副將領隊,也是仗著參謀們對城中軍隊的控制力。

或許種樸從來都沒有信任過他這個降人。或許自己來到最前線是個錯誤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