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四)(第2/2頁)

“不如將阻蔔部的人馬一並招過來好了。”就在帳中,蕭達摩得意洋洋地向一文一武兩位主帥提著自己的建議。

這位蕭十三族中的年輕人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候,劫掠而來的戰利品充斥了他的營帳,而代州首功的功績也讓他出盡了風頭。這份持續了多日的興奮,讓他忽視了蕭十三眼中猝然騰起的怒意。

“主意是不差,若阻蔔大王府能調來兩三萬兵馬,宋人在河東也就完了。”張孝傑先是笑著點點頭,卻又嘆道:“只是他們離得太遠啊,再快也要到一個月之後。如果這一回順利地擊敗了宋人的援軍,根本就不需要那些不聽話的異族出力。若是我軍反過來被宋人援軍所擊敗,那麽阻蔔人來了反而會是大麻煩。”

“我大遼怎麽會敗?!”蕭達摩的聲音高亢,“縱然不勝,也能平手,到時候,趕來的阻蔔人便能派上一點用場了。”

張孝傑在旁眯起了眼,幾乎在冷笑。蕭十三則恨不得用力給這位讓他丟人現眼的族人一腳:“你丟銅板,有幾次銅板豎起來過?!”

蕭達摩被訓得一頭霧水,然後便抱頭鼠竄。蕭十三狠狠地瞪著他的背,回頭過來,臉上又是尷尬的笑,“讓相公見笑了。家裏就沒一個聰明的,一個個蠢得跟牛一般,除了敢拼命,也只剩個聽話的好處了。”

“能聽話難道還不夠嗎?”張孝傑哈哈笑,“我家幾個小子,肯聽話的可不多。”

耶律乙辛的信使在這一天稍晚的時候趕來了,帶了耶律乙辛的吩咐,也稍帶了他在過了石嶺關後,在山道中被亂箭射擊的消息。

“一路上挨了七八箭。都不是強弓,應該是宋人的百姓。”那名信使說得十分淡然,仿佛沒什麽大不了的。

難道韓岡的那本小冊子已經傳到忻州?蕭十三眼中有著遮掩不住的疑惑:“這才幾天啊。”

“足夠了。”張孝傑沉聲道。

“是在哪裏遇上的?”蕭十三眼睛一瞪,“此等賊子當立刻剿滅!”

不過來自北方的信使搖搖頭:“這並非目下急務。”

這是個好答案,蕭十三和耶律乙辛都不準備改變得太多。耶律乙辛尚在南京道,並沒有西來的打算,蕭十三和張孝傑都覺得尚父殿下應該還另有一個計劃。不過既然沒有透露給自己,兩人也沒打算去猜測。現在集中兵力,將太原奪占下來,才是最重要的。

但這時候,又是一名親兵滾著進來:“三交鎮外的草料被燒了!”

蕭十三蹭地跳了起來,張孝傑也差點沒能坐住。

太原城外的草料場早一步就被宋人放棄,裏面二十余萬石的幹草芻豆被一把火燒個精光。雖然早在預料之中,可蕭十三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還是恨不得將城中下此命令的守將全都吊在路邊的樹上。

三交鎮位於太原和忻州之間的山中通道的南端出口,是交通樞紐。名為鎮,卻有著不弱於軍寨的防禦能力,相當於城池。鎮中存放的糧草數目極多,接近三十萬石,有本來便存在庫中的,也有新近劫掠來的,是蕭十三現在敢於繼續打著太原主意的底氣之一。

“現在不知兩位有何打算?”信使低聲問道。

蕭十三略作思忖,而後說道,“糧草只要去搶去奪,就不會缺少。可錯過的機會就難以挽回了。我等依然會按照之前的計劃,將宋人的援軍給殲滅了。少了援軍,太原城將會不攻自破。至於那些所謂義軍義勇,更是不成氣候,韓岡豈會將希望放在他們的身上?”

放開了讓援軍過來,只要一支接一支地將來援的宋軍擊敗,太原城中守軍很快就會不戰自潰。不同方向同時進軍,必然會有先後,只要有個兩三天的差距,就足以解決任何一支宋軍。

“這並非急務。”信使依然重復著這句話。

“那什麽才算是急務?”蕭十三心中不痛快已經表現在了臉上。

“尚父有何吩咐?”張孝傑則更為敏銳了一點。

“在我出來前,尚父只問了一句。”信使看了一下面前的兩名重臣,耶律乙辛的左膀右臂,“韓岡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