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二)(第2/3頁)

有些事並不是出了一兩個明君賢臣就能扭轉得過來。當宋國的經濟實力越來越多的在軍事上得到體現,遼國一直以來努力維系的對南方的軍事壓制,業已土崩瓦解。

就在數年之前,遣去宋境的使臣,可以叫囂著不能如願以償便報以戰爭。但現在,舊日的使者就在東京城中,可蕭禧絕不敢挑起一場戰爭,甚至是口頭上的要挾也不敢。

如果這樣的國勢,再配合上能力超卓的臣子,那麽,就將會是周邊諸國的噩夢。不過那也有可能成為宋國皇帝的噩夢——只要韓岡的功勞繼續累積下去。

另一方面。以隋唐之強盛,百倍於高句麗,可為此東北一小國,中原用了五六十年的時間方才在唐高宗時將之征服。何況大遼的強盛同樣百倍於高句麗,而地理上的優勢則更是遠遠勝之。眼下只是不能像過去一樣,全面壓制宋國,但維持現狀並非難事,若是有機會,照樣有機會再讓宋人重溫舊日的夢魘。

國力上的優勢,並不以一定能帶來勝利。要是戰爭的勝負僅僅與國力有關,那就幹脆不要打仗,把國庫打開來比一比,把籍簿拿出來看一看就夠了。

“不用再看了。”耶律乙辛調轉馬頭,就算是他,心中也是憋著一團火,想要找人給發泄出來。

“都還了三座寨子了,只還差兩個。漢人會依約把朔州的兵馬撤走嗎?”耶律乙辛身後一人插話,他的位置僅與耶律乙辛差了半個馬身。身份最為尊貴,是女真節度使完顏部的族長劾裏缽。

“韓岡要是有那麽蠢就好了。”蕭十三冷淡地回了一句。

劾裏缽眼中兇光一閃,但隨即沉靜了下去,不再言語。

女真人和契丹人的隊列涇渭分明。雖然都跟隨在耶律乙辛的身後,可很明顯地藏著深深的敵意。

大遼尚父對蕭十三與完顏劾裏缽的分歧視而不見。

女真勢力日強,也並不符合耶律乙辛本人的利益。

他需要的是好狗,不是養大後就反噬的狼。但現在他必須借重女真人的實力,來制衡國中那些或明或暗在反對著他的敵人。

之後的六天時間,耶律乙辛又撤回了雁門和西陘兩寨的駐軍,而宋軍隨即將之占據。到了此時,除了代州東側的瓶形等三寨外,所有的寨堡都回到了大宋的手中。

太原知府同時也是河東經略使王克臣抵達了代州,向韓岡表示恭賀。

迎進了大廳,一番寒暄之後,王克臣突地壓低了聲線:“樞密,如今遼人還了雁門諸寨,北上之路暢通無阻,朔州半在我手,只要從西、南兩處發力並進,攻取大同不為難事。”

王克臣緊張地看著韓岡。他本以為韓岡會回一句“人而無信,不知其可。”,那麽接下來他就會把一路上想到的說辭都倒了出來。

豈料韓岡只問了一句,“可滅遼否?”

“……”王克臣聞言一愣。

“可滅遼否?”韓岡再一次重復。

不能一戰滅遼,背叛和約的代價就太大了。

並不占據道義的制高點,也無法繼續激發將士們的作戰欲望,韓岡拿著自己的信用去奪取幾片領地,無論成敗,都沒有任何意義。

幸好他手下的幕僚沒人會出這樣的餿主意。韓岡自問他所挑選的幕僚,不至於會暗中投靠他人,更不會才智不足。如若不然,韓岡覺得自己就該反思一下自己選人的眼力了。

坐下來一起掙錢難道不好嗎?耶律乙辛想必現在也在後悔。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宋的優勢將會越來越大,大到用簡單的戰術勝利完全無力扭轉的地步,到了那時,就是遼國滅亡的時候了。

韓岡自問有的是時間。

當然,那是指對付遼國。

而現在,他卻在另一件事上缺乏時間。

他需要盡快回到開封,許多事已經拖延得太久了,對他的計劃越來越不利。

雖然戰爭基本上已經結束了,但回京的事並不是那麽容易。

百萬人生活在京城中,早就擁擠不堪,而在政事堂和樞密院中的宰輔雖然不多,可對於任何一名宰執高官來說,一個同僚就太多了,沒有才最好,何況七個八個?

韓岡和呂惠卿要挾功回京,勢必要打亂之前已經穩定下來的朝堂局面。

不過想要阻止兩名西府執政回返京師,這根本是癡人做夢。統兵的主帥久留在外,這不是放不放心的問題,而是藩鎮割據再現中原的預兆。

最多也只能是招一個,留一個。絕不可能全都留在京城之外。

呂惠卿盼著回京已經很久了。

留在外地越久,危險性就越大。

三人成虎的故事聽說過的人不知有多少,範仲淹當年離京前往陜西抵禦西夏,背後就被呂夷簡給幹脆利落地捅了一刀。

遼國的強大遠過於西夏,宋遼開戰時無人敢在後方攪風攪雨。前線有失,京城何能獨存?何況又有王安石坐鎮中樞,也沒人能使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