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一)

實在是太晦氣了。

在一瞬間的驚訝之後,韓岡就是一種踩到狗屎後看鞋底的感覺。

北洋、南洋這兩個詞,應該只是向皇後順著他的話頭延伸下來,可韓岡還是覺得很是晦氣。

那是兩個自取滅亡的典範,即使其中有些許亮點,但也改變不了本身就是一堆爛泥的本質。

遠不如北海、東海,然後再來個南海,這樣才順耳一點。

“兩廣的水師,其實也應該一同合並置將。若是用北洋、南洋之法,號為西洋未免不當,只能是南海了。”

“南海、南洋……”向皇後反復念了兩遍,道,“一不小心就會弄混呢。”

“那就是請殿下賜以美名,亦可助漲士氣。”

“是嗎?”

“捧日、天武、龍衛、神衛,其軍中士氣,肯定要比散員、揀中、剩員、就糧諸軍要強。”

捧日、天武、龍衛、神衛,這是上四軍,地位僅次於殿前司諸班直。而散員、揀中、剩員,基本上都從上位軍額中被淘汰的士兵所組成,按照諸軍資次相壓的順序,都是倒著數的。

說起哪邊士氣更高一點,自是不用多想。

“那就讓吾想一想再做決定。現在還是暫用水軍第一將為號。”

“謹從殿下之命。”

一軍之名,用南北為號,本也不符合此時的習慣。如果賜名的話,肯定會要有個響亮好聽的,現在已經有澄海了,就不知會不會有鎮海。

韓岡想著。

又再多說了兩句,韓岡起身告退。

這段時間趙煦一直都跟著太上皇後一起吃飯。若是耽擱了太上皇後的午飯,也就是同時耽擱了天子吃飯。

韓岡可不想受到宮裏面的抱怨。而且他當年上學的時候,也最恨上午最後一堂課有哪個老師拖堂。

王中正隨即也出來了,追上韓岡的腳步,“宣徽。”

“留後可有吩咐?”韓岡笑著側頭問。

王中正忙搖頭,“中正哪裏敢吩咐宣徽?”

韓岡和王中正是老交情了,交情好到能讓禦史上書說韓岡結交內宦的地步。私下裏面對面時,都不會擺起公事公辦的晚娘臉。

王中正跟著韓岡一起走,忽地提起了王舜臣,“前幾天,王景聖又傳捷報,說是攻下了末蠻城。真是沒想到,這西域幾乎就給他一人給打下來了。可謂是今之班定遠。”

王舜臣字景聖,這表字還是王韶給起的。自從伐夏之役開始後,王舜臣便一路往西打,收復了河西走廊,接著就繼續往西。沿著天山北麓的綠洲,席卷了高昌為首的西州諸多小國,或攻滅,或降伏,前段時間在龜茲休整,也不知動了哪根神經,大熱天的繼續往西,將極西的末蠻都消滅了。韓岡都不知道那是哪裏,但據回報已經到了蔥嶺,估計是到了千年之後的邊界了,即是沒到,也離之不遠。這是重復漢唐盛世的功績。

韓岡嘆了一口氣,可惜王舜臣的運氣不好,“這些日子,一件事接著一件事,往西域去的那一路都快給朝廷忘掉了。換做十年前,這番功勞,能讓他把孫子的官位都一並弄到手了。”

“這也沒辦法,時勢不同了。”王中正陪著嘆了兩聲,又問:“宣徽還打算讓王景聖繼續在西域待著?”

“朝廷若是設安西都護府,這安西都護一職,除了他也沒人能做。”

“還不知什麽時候才會設。王景聖離家的時間不短了,他麾下的兵將也免不了要思鄉。”

“哪裏管得了那麽多。朝廷現在哪兒還有多余的心力去照看西域?”

韓岡說得看似無情,其實就是在硬保王舜臣對西域的控制權,等到再立些功勞,朝廷不論是設立安西都護府,還是專設一路,王舜臣必定能升入橫班,只要不是謀反之罪,日後熬資歷也能熬到一個節度留後的追贈。對於武將來說,也沒有太多追求了。

至於王舜臣麾下的幾千精兵,韓岡希望他們能在當地紮根下來,並開枝散葉。當初王舜臣挑選進攻西域的士卒的時候,就特地排出了獨子、長子以及已經有了家室的那一部分,這群正當年的光棍,娶了當地的女子,不愁不能安家落戶。

“說得也是。現如今的當務之急還是高麗。”王中正附和兩句,“只是駐軍高麗,也不知有多少風險。”

“除了海上行船的風險,剩下也沒別的危險了。遇上遼人,逃也能逃得掉。”韓岡瞥了王中正一眼,這閹宦,說了半天才扯到想說的事上,“留後若有屬意之人,只要擔心風浪就夠了。”

被韓岡拆穿了心思,王中正幹笑了兩聲。

在他這個年紀,這個地位的大貂珰,與同樣地位、同樣年紀的外臣一樣,都要考慮後代的福澤。在外面,他有過繼來的傳承香火的兒子,而在宮中,也有收養的義子——內宦收養義子,父子相承在宮中辦差,這在此時的宮廷中很常見,不過必須要中年之後方許收養。前幾年病死的張若水,官贈天平軍節度留後,他的養父張惟吉在仁宗朝為入內都知,死後追贈保順軍節度使,甚至還有謚號曰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