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十一)(第2/2頁)

也許本官官階可以靠熬資歷,一步一步地升到四品五品,六七十歲的老知州每一個品級都很高,但館閣職名,能拿到侍制的卻沒幾個,甚至低一等的直閣都少。升朝官的地位和未來,看他們的文學職名,比看官品更精確。衡量是否晉身文班重臣,得看他是否是侍制,而不是其他。

遊師雄是正牌子的橫渠門人,韓岡的師兄,現在進入了重臣行列,以他在軍事上的表現,不是沒有晉身西府的機會。

而吳衍的殿中侍禦史,對蔡京是絕大的諷刺,但同時更是對韓岡的安撫。至於王舜臣,那倒是正常了,換做是漢唐,開拓西域的勝利至少是封侯之賞了,不過與遼國比起來,高昌等西域諸國實在是太過微不足道,可三十出頭的遙郡團練使,在軍中還是十分的顯眼。而且據說朝廷還有意設立安西都護府,王舜臣的地位還可能進一步的上升。

“翰林學士、寶文閣侍制、殿中侍禦史、遙郡團練使。”中年官員一個個數過來,然後嘆道,“離京才數載,朝堂上局勢大變,面目全非啊。”

“明年可就要改元元祐了。”刑恕目光閃動。

今天的幾份詔書給了很多人一個信號,韓岡雖然在進位宰相的未來上有了波折,但他手上的力量並沒有任何衰退,其潛在的實力,更是深不可測。就是宰相,也不可能一日之內,將翰林學士、侍制、殿中侍禦史和遙郡團練使一並抓在手中。

如果細細計較起來。

翰林學士是天子私人,沈括得授此職,意味著太上皇後對韓岡的信任。

遊師雄得到了侍制銜,則是表明氣學的未來並不會因韓岡一時受挫而受到影響。

殿中侍禦史是風憲官,足以威懾群臣。而且吳衍是韓岡的恩主,他的晉升和蔡京的下場,說明韓岡有恩必償,有仇必報,恩怨分明。

王舜臣的提拔,則是宣告韓岡在西軍中的影響力。

四個方向,韓岡一個不漏,還要加上一個蘇頌。說是韓岡無黨,但現在,很明顯的就是橫跨文武兩班的黨派的雛形。如果在平日,禦史們少不了要找韓岡,甚至太上皇後的麻煩,將這些任命頂回去一兩個。可這時候,面對剛剛展示過獠牙和利爪的韓岡,縱然已經將赤幟豎起,卻又有誰敢招惹?

宰相、樞密使皆是其盟友,內翰、殿院二職,更是代表了太上皇後的信重。現在的韓岡,讓那些想與他為難的人都要退避三舍。

“不過韓岡畢竟還年輕,心性上是差了一點,這幾項任命一天內出來,未免有些咄咄逼人了。”中年官員忽而道,“換做是林希,這一回的幾項除授,至少得隔上幾天才是。”

……

“蔡確沒安好心啊。”韓岡心道。

聽到沈括被擢為翰林學士,著實吃了一驚。依照他的計劃,吳衍算是昨天的延續,今天先將西邊的遊師雄和王舜臣的事解決了,明天再說起沈括。

誰能想到還沒跟他聯絡好,蔡確就主動拉沈括回來,而且很幹脆送了一個翰林學士的身份。什麽時候,玉堂就這麽不值錢了,讓蔡確主動往自己手裏塞。

也許蔡確的本心上並不是準備挖自己的墻腳——韓岡也不敢拿沈括這種人砌墻腳——但他如此主動,可能會是好心酬謝自己之前的幫助?怎麽想都有些壞心思摻在裏面。

蔡確這個盟友,跟章惇可是不一樣的。他跟沈括的區別,也就是在眼光上。

不過這也沒什麽。韓岡不是很在意。只要自身強硬,蔡確不會也不敢無故與己為敵。

韓岡現在只想看看蔡京的下場。

雖然被調到了厚生司,而且是明擺著的貶責,但朝廷也不會催著蔡京上班,至少文臣的體面還要保留著。不過他能拖幾天?過幾日,若再不去,朝廷的怒火,豈是他能抵抗得了的。

蔡京現在就是一個招牌,讓人看看無故招惹他韓岡的結果。

韓岡正期待著蔡京在厚生司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