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六)(第2/2頁)

炭氣致人於死地的事故,雖然不常見,但在列的重臣差不多都做了二三十年的官,沒親眼見過也聽說過一點。只是沒想到用水洗過,還是能毒死人。

“此事誠千古以來未曾有過,我等幾番議論,覺得如何處置都不妥當。現如今只能集思廣益,以求順天應人。諸位可以暢所直言,勿須避諱。”

一時間沒人開口。

只要還是一級壓一級的官僚社會,下層的官僚就很難當著上官的面說出真心話來。上官說一句請大家暢所直言,可若是有人當真了,下場通常不會很好。

禦史台之所以能指斥宰輔,也是因為他們從編制上直接對天子負責的緣故。而現在太上皇後不發話,只有蔡確作為代表出面請求直言,這樣的情況詭異得過了頭,讓所有人都警惕心大起。

“此事太過匪夷所思,可是確鑿無疑?”

李肅之心情正不好,反正就要出外了,直接提意見不合適,出頭確認一下真偽,他也不怕什麽。

蔡確嘆道:“若非已經確認,我等又豈敢妄汙天子?實在是不得已。”

“如何確認的,又是本於何法?”

“整件事的確出人意料,但除了這個原因以外,沒有別的解釋了。”韓岡出面代蔡確說道:“上皇久病,但另外三人卻皆康健。若說暴疾疫症,不可能只發生在床帳中,福寧殿中其他人卻一點事沒有。若說飲食有異,上皇與帳中其余三人並非同飲同食,甚至三人都不一樣。但偏偏三人死後與上皇的狀況一般無二,唇頰皆紅如生,正符合炭毒而亡的症狀。上皇的遺蛻不能褻瀆,不過其余三人就在偏殿,待會兒諸位可自去查驗。”

韓岡的辯白之詞,聽在蘇軾的耳中,卻是他背後的太上皇後急著想自證清白。這話說得像是公堂上被告自陳無罪一般。也難怪太上皇後不說話,她現在主管宮中,太上皇有事,世人第一個會想到她。

只聽得李肅之又追問道:“煙炭之氣有毒,此事盡人皆知。但經水洗去了煙灰後,難道還是有毒?”

韓岡搖頭,他現在是絕不會承認他早就清楚所謂煙氣之毒的底細,只能含糊回應:“可能只是沒有洗脫幹凈,也可能炭氣之中的毒性與煙灰無關,現在只是推測而已。不過再仔細想想,煙毒要真是與煙灰有關,天下文士也沒多少人能活著了。”

文房四寶中的墨塊都是用搜集了松枝、柏木之類的煙灰與膠調和之後制成,嘗過墨水的人很多,也沒聽說過有人被毒死。

“而且世間公認的常理往往有錯,螟蛉有子,腐草化螢便是如此。各位回去後,可以依照同樣的條件進行實驗,以證明真偽與否。”

韓岡的推測倒是很有幾分道理,李肅之點點頭,不再多問。

當然,他不可能就這麽釋去疑心,整件事實在難以想象。只是問了幾句話後,覺得還是見好就收為妙。

現在情況不正常,宰輔們放棄了掌控朝局的權力,而征求重臣們的意見,過去什麽時候見到過?韓琦當年逼曹太後撤簾歸政,就是同為宰輔的富弼都沒通知一聲!事關日後權柄,能多抓一分就是一分,誰會嫌手中權多?所謂事有反常必為妖!

李肅之退下來後目不斜視,但他知道,周圍同僚的想法基本上都會跟自己差不多,都是疑慮重重。這麽大的事,沒有人敢於隨便表露立場。而且現在宰輔們雖然是在征求意見,但誰也不敢說他們是不是放線釣魚,讓有異心的魚兒自己蹦出來。問清楚事情緣由後,他就等著宰輔們自己先給個標準,李肅之可不信王安石、曾布、章惇、韓岡這等極有主見的輔臣,現在會沒有一個想法?

學生犯下了大錯,作為老師的王安石和韓岡都不能脫罪,可現在他們兩人還是好端端地站在宰執班中,態度與其他人相同,分明就是已經有了共同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