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十二)(第2/3頁)

“這邊才三篇能看的,其他都不行。不過有一篇不錯,說錢塘潮的原理的。是日、月的引力所致,還有錢塘江口的地勢的緣故。”

“玉昆你覺得他說得對?”

“沒去過兩浙,更沒看過錢塘潮,那邊的地勢一點也不清楚。”韓岡其實去過,甚至還親眼見識過八月十八錢塘潮,“不過海潮是日月所引,這點倒是沒錯,地勢的原因也能說得通,看起來是有些道理。就算有錯也沒關系,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要允許犯錯誤的。”韓岡笑著,“子容兄你那邊呢?”

蘇頌點點頭,“也有兩篇挺不錯。一個是說北辰的角度不正,並不是正北。”

“沈存中已經說過了吧?”

發現北極星角度不正,在這個時代,不止沈括一個,很多人都有這個認識。

“但這一篇說得更清楚一點。”

“哦。另一篇呢?”韓岡又問道。

“另一篇是議論金星、水星哪一顆更靠內。”

“哪一顆?”

“當然是水星。金星容易看到,水星卻難得多。”

“真夠簡單的。”

“文章中沒那麽簡單。對了,通訊會員……”提起韓岡生造出來的新詞,蘇頌還是覺得拗口,頓了頓,“通訊會員他們定的份要一本本地發出去,送到的時候也不能比送去書坊要遲,這是要提早發啊。”

“這些雜務就讓下面的人去操心吧。”韓岡笑道,“子容兄你別太操心了。”

“倒也是。”蘇頌笑了笑。

自然書社雖然是韓岡、蘇頌,還有沈括擔任審稿,但下面還是雇了編輯、書辦、雜役,攏攏總總十幾人,瑣碎的雜務還是交給那些人去做。

比如文印,制版,發賣,現在又包括了通訊會員的登記。

所謂通訊會員,是新設立的自然學會的成員。而《自然》,就是自然學會的會刊。訂購全年的《自然》,便能成為當年自然學會的通訊會員。想成為正式成員,則必須有超過三篇論文在期刊上發表才行。

一旦成為正式成員,便能夠得到一枚徽章和一份證書,同時不用再訂購期刊,直接由學會免費寄送。等到正式成員多了之後,就開始選舉會首,將自然學會正規化,以便傳承下去。

本來蘇頌是想將會員的標識做成是腰牌的外形,不過韓岡覺得還是別在襟口更為顯眼,也更別致一點。蘇頌對韓岡這種奇怪的審美觀無話可說,他也沒有爭執的興趣,系在腰帶上,還是別在胸前,他都是無所謂的。

蘇頌擡頭望著天空,幹凈得沒有一絲雲翳,“今天天氣好,得早點回去。”

他那具當做寶貝的望遠鏡,剛剛更換了反射鏡片,這兩天正在調試。昨日輪值,宿衛宮中,念著家裏的望遠鏡,蘇頌的心裏如貓兒撓著。

京城的冬天,清明的天空不多見。這段時間夜中,石炭的消耗節省了不少,讓天空也變得更幹凈了一點。正是觀星的好時候。天上的星辰移動從來都是不等人的,錯過一日,可就要耽誤不少時間。

“的確得早點回去。”韓岡也擡頭看了看天,轉頭對蘇頌道,“犯了宵禁也不好。”

這段時間,開封城中一直都在宵禁中。喪期禁樂,管制也嚴格,現在喪期算是結束了,可禁令要三個月出頭,才過去了十分之一。不過嚴禁閑人夜行的宵禁,則沒幾天了。再拖些天,京師中不知有多少人要餓死了。

“子容,玉昆。”

聽到身後有人喚,韓岡和蘇頌回頭,卻見是曾布。

“子宣兄。”

蘇頌則驚訝道:“今日不是子宣和薛師正宿直嗎?怎麽要回去了。”

“不,方才在殿上冷得夠嗆,得多走兩步,繞回去。”曾布有些驚訝的樣子,看韓岡,“是玉昆說過的吧,受凍了不能立刻烤火,必須將血脈活動開才好。”

“啊……是有這回事。”韓岡點點頭。

曾布又道:“薛師正找了王厚過去。王厚那個新任的副都承旨兼西上閣門使,可能樞密院有事要先交代給他。過一會兒才會出來,玉昆你今天要請他喝酒,得拖一陣子了。”

“現在可不敢請喝酒,只能一杯清茶為賀了。”韓岡笑著。

王厚的職位剛剛定了,他將會留在京城,擔任樞密院副都承旨,兼西上閣門使。

樞密院都承旨是西府的大管家,上承諸位樞密使,下接樞密院二十四房,地位極高。當初韓岡任同群牧使的時候,韓縝便是都承旨兼群牧使。縱然都承旨的副職遠比正職的地位要低,可終究是有實權的職位。

這是個很不錯的差事,甚至可以說很好。不說任官西府的多少好處,能進入中樞,就代表他日後的任官方向也將包括中樞,不會局限於邊疆。多了發展的空間,自是值得慶祝的好事。

不過更重要的是閣門使,這是在皇城中插上一根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