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二)(第2/2頁)

他說著,回頭看了一下走在側後半步的韓岡,就見韓岡默默地搖頭。

韓絳莞爾一笑,能教訓韓岡的時候當真不多,“玉昆,如果你想要多加一道題,這想法雖好,但恐怕就會變成詩賦論的翻版,考官與考生,都只重其一,另外一題,就不會太用心。”

“韓岡另有一點淺見,想供相公參考。”韓岡胸有成竹,解決這個問題對他來說實在太容易,“以韓岡所想,不如以百分為滿分,兩道試題或六四,或七三,又或各居其半,待判卷之後,將兩道題的得分加起來就是,總分高者優勝。這樣給進士排序也簡單。”

後世考試,韓岡經歷得太多,一個百分制,就能解決韓絳的問題。只要將他所出的題目,折合進總分中,看哪個考生敢於放棄其中一題?

就算是三七開,韓岡的考題只占三十分,但對於考生們來說,另一道題做得再好也只可能拿到七十分,少了這三十分,或是只拿到了十幾分,就不可能爭得過兩道題都拿到九成分數的對手。

……

蘇頌離開前面的章惇有著幾步的距離。

一直以來,蘇頌都沒有打算縮短這個距離。

對他來說,成為知樞密院事,是一個意外。不過蘇頌並不清楚,對韓岡來說,這算不算是一樁意外。

太後對韓岡的信重,長了眼睛就能看見。不過要說韓岡在太後面前,推薦自己成為知樞密院事,倒是不好說了。

這一次的晉升,名義上是有了變化,算是樞密院的兩位主官之一,但在實際上,與之前做樞密副使的時候沒有什麽區別,依然比章惇要低上一點。

從這一點來說,韓岡應該不會做這樣的事。除了俸祿等事上,蘇頌的權柄和待遇與之前別無二致,以韓岡的性格,肯定不會這麽做。韓岡現在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為了一個虛銜而與太後商量。為此耗費太後的信重,更加不值得。

而且韓岡現在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考慮。盡管最近並沒有與韓岡商議過,不過之前韓岡乘機發落蹇周輔等四人,蘇頌已經從中看到了一點苗頭。

既然以考試題目不盡人意為由趕走了蹇周輔,那麽以類似的理由,順便插手進禦試和殿試的考題中也就是順理成章。

借助考題推廣氣學,韓岡會怎麽做,蘇頌也能想到。

不過他就是不清楚,韓岡想要在考題中體現的是張載的觀點,還是韓岡他本人的見解。

蘇頌對張載的觀點,並不是完全贊同。而對韓岡的想法,蘇頌卻覺得合理處甚多。比起張載一系列的著作,韓岡對自然的研究,更合他的胃口一點。

望著前方,稍稍分了前後的韓絳與韓岡,蘇頌覺得韓岡應該不會犯錯。

……

“……還是玉昆你想得周到。”沉默地走了一陣,韓絳點頭,他已經想通了韓岡的提議,的確有其效力,“不過玉昆你另外打算出什麽題?”

韓岡已經出了不像是策問的策問,難道還能再出一個論不成?倒還真不是沒有可能,韓絳想著。

氣學之中也有對經義的詮釋,通過論來對這些詮釋進行傳播、發揚,不失為一個很有想法的主意。

只是韓岡如果當真這麽去做了,大概就能看見他的嶽父、自己的老朋友大發雷霆的模樣了。

這樣的改變,比起之前清理了蹇周輔等四名考官,更能挑動王安石的脾氣。

韓絳都可以想象那時候的場面,只要韓岡真的這麽去做了,結果多半會如此。

但韓岡卻是搖頭,“韓岡想要出的題目,就是這一類。至於策問,就請相公多費心了。”

韓絳聞言,腳步一頓,驚詫地看著韓岡,“玉昆?……”

“策問當然得另出。韓岡一開始就這麽在想。”韓岡低聲對韓絳道,“方才相公也說了,這幾道題不能算是策問。”

“不是策問,又是什麽?”韓絳不解地問道。

“子曰,申而論之……申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