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台驂帝禦(上)(第2/3頁)

韓岡道:“人已經半瘋了,做出什麽都不足為奇。”

熊本立刻抓住了話中之意:“也就是說還有下一次?”

“當然,此事不成,太妃肯定還會另想他法。”韓岡十分幹脆地給了一個肯定的答復,沒有任何掩飾,他沖熊本笑了笑,“方才伯通也說了,太妃性子堅韌……或者叫做偏執,已是心疾。”他指著自己的心口,此時,臉上已沒了笑容。

“就沒有辦法避免?”蒲宗孟皺眉問道,“倒是不怕太妃如何,但這一次太妃雖沒有得逞,可下一次呢?若天子有個萬一,我等不免被動。”

王居卿道:“也沒幾日了,再怎麽折騰,守到天子大婚,那時候就雲破月開了。”

宰相們的打算,在座的議政們都清楚,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同,尤其是這幾樁事,完全能徹底解決太妃,甚至皇帝,根本沒有必要等到天子大婚之後。

“萬一就是這麽幾天出事呢?太妃可以從其他地方拿到藥。”熊本道:“我曾聽說禦藥院有一庫房,珍藏了各色毒藥無數,不知可有此事?”

在座的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知曉此事,直到十幾年前,南方有多地的貢物都有毒藥一項。但剩下的三分之二,則面露驚容,畢竟只要沒有在當地任官,沒幾個人會去注意千裏之外的其他州縣的貢物。

許多人就看向韓岡,有關藥物的問題,自是只有一個人來回答。

“太後病倒之後,禦藥院那邊就將所有的毒藥都毀棄了。”韓岡不出意料地答道。

他沒提誰讓禦藥院處置毒藥,但也不用他說。

“而且毒藥也有時效,那些在太宗、真宗和仁宗時就入庫的藥物,絕大多數早就走了氣。英宗、熙宗時的毒藥,也壞得差不多了。元豐三年之後,就再沒有新藥入宮,諸位大可放心。”韓岡繼續道。

“元豐三年?”王居卿追問,他是不知情中的一員。

韓岡點頭:“正是在太後秉政之後。”

廳中又是一陣寂靜。

想起太後,再想想現在的皇帝和太妃,實在是讓人不禁心懷感慨。

盡管太後不發病,議政重臣不可能自開朝會,也不會有如今的聲勢。但不管怎麽說,對比起現在上躥下跳的太妃和皇帝,他們至少是有些懷念太後秉政的日子。

“不過諸位還是不要太放心。只要一直有在訂閱《自然》,想必就會知道,對藥物和毒物的認識,這些年發展得有多快。”韓岡突然道。

韓岡一起一伏地調動議政們的情緒,剛剛緩和了一點的氣氛,這下又變得凝重起來。

“上一期……不,是再前一期,”李承之回憶著,“我曾看見有一篇論文,說得是各種毒藥的發病症狀。其中有好些毒藥,我是連聽都沒有聽說過。”

“類似的論文有好幾篇了。”韓岡道:“化學和醫學發展得很快,毒藥早已不再局限於砒霜、牽機那等低等的貨色了。如何將無毒的物質化合成有毒的物質,對任何一名醫學生來說都不是難題。”

“玉昆,這可不是玩笑。要是我們遇到這些毒藥怎麽辦?”曾孝寬帶著責怪的語氣提醒韓岡。

“備一位代州醫生吧,”韓岡依然是帶著玩笑說道,“在外科和解毒上,他們的水平可以信任。”

代州醫院培養出來的醫生,也許不如太醫局出身的醫生廣博,但在軍醫專才上,卻遠遠過之。且即使是太醫局的醫生,想要畢業,也得去代州走一趟進行培訓。

這是所有京師官員都知道的一件事。

太醫局的醫生只能用牛羊豬來代替人體解剖,而代州醫院一年能做十幾具活體實驗——用的都是從代州周圍的蠻部買來的奴隸。

對於此事,京師之中並非秘聞,但人人皆視而不見。因為這麽做,能促進醫學進步。術比華佗,能在不殺死病人的同時進行開膛破肚,這樣的醫生,如今越來越多。

只要能多培養出一名華佗級的神醫,就意味著多了半條命,別說一年十幾二十個蠻人,就是用三五百蠻夷來做活體實驗,京師的高官顯宦們都不會眨一下眼睛。

至於什麽仁德,還是丟一邊吧,自家的性命那是最重要的。

韓岡帶著些微笑意,望向章惇、蘇頌,卻被章惇瞪了一眼。

今天的確要壓制一下熊本,但將話題岔得太遠,也未免太過無聊了。

章惇再一次敲響了桌子,“我知道各位都擔心太妃的事,閑話就不多說了,還是投票吧,反對追究太妃之罪的請舉手。”

沒有一人舉手。

“想要現在就追究太妃之罪的請舉手?”

熊本舉起了手,但跟隨者為數寥寥,之前跟他同氣相求的幾個人,有一半都把手壓在了桌子上。

章惇望著蘇頌。

蘇頌站起了身,雙手撐桌,“既然如此,那就暫且少待時日,待天子大婚後再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