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第2/2頁)

韓岡的笑聲中,沈括卻更加凝重,“相公,依括之見。早前所議,不宜再拖,免得變生肘腋。”

韓岡擡了擡修長的雙眉,以示問詢。

沈括沉聲道:“沈括帳下,有三名小使臣這幾日多次外出,行蹤難知。雖難說其有與賊勾連之事,卻也不能不加提防。”

“存中此言卻是正合我意,的確是不宜再拖了。”韓岡終於有了一個肯定的回應,“事不宜遲,我這就遣人去知會子容與子厚,今天晚上,兩府找個地方聚一聚。”他帶著依稀笑意,“也差不多該收網了,潞國公這幾日睡得太安心,不能讓把我等給小瞧了。”

……

府外的人群漸漸稀落了下來,投進府中的石塊,也由多漸少。

文府上下,從一開始的憤恨,再到之後的惶惶不可終日,最後到現在,已經變得麻木。

只有文彥博好吃好睡,反而更加紅光滿面。

文及甫剛進來,文彥博剛剛午睡起身,一名婢女正在為老國公梳理著滿頭白發。

文及甫垂手請安,“大人可睡好了?”

文彥博哼了一聲,“只有你們睡不好,為父哪有睡不好過?”

文及甫忙賠上笑臉:“幸好有大人在,不然倉促遇事,兒子肯定會亂了陣腳。”

文彥博又哼了一聲,聲音更大了一點,很是不屑。擺手讓婢女退下,他冷聲道:“咬狗不叫,叫狗不咬,”這兩句原版出自《九域》,卻被他信手借來,“韓岡叫得如此之歡,你們怕個什麽?”

韓岡要是什麽都不說,直接派了兵來,文彥博還真得向他低低頭,但堂堂宰相只能在私家小報上罵娘,卻什麽都沒做。

最早文彥博還以為韓岡是以此為檄文,接下來會連下狠手,可是除了一點小麻煩之外,什麽都沒有。那還有什麽好怕的?

就像是站得遠處吠叫的野犬,嚇唬人都難做到,更不用說有半點殺傷力了。

“是大人經歷得多,眼光也遠勝兒子。”

“別說廢話了,打聽到了什麽?”

文及甫忙點頭,開封府派來的人,明著是保護府中不被暴民所侵,暗裏卻是隔絕內外,讓府裏無法與外界溝通。

他這幾日費勁了心思,才得到了一星半點的信息,“朝廷的確是出兵了。這幾日,章惇、韓岡共調了三萬兵馬北上。由王厚為主,王君萬為副,共禦北虜。”他說著低低笑,“都是韓岡的人,也虧章惇放得下心來。”

文彥博冷然道:“如果是王舜臣領兵,那真是誰都放心不下了。”

三萬外派的大軍讓韓岡的親戚主導,也不是多要緊的事。王厚雖說是韓岡姻親,且與韓岡親厚如一家,終究還是書香門第出身的士大夫,行事自有顧忌。

不比以膽大妄為著稱於世的王舜臣,如果是他領兵,就是蘇頌、章惇,也不免會擔心。

“其實也可以不選韓岡的人。”文及甫道。沒有任何紛爭,就在短短時間內決定了主帥的人選,這未免太讓人失望了,他更想看到雙方為了爭奪兵權撕破臉,而大打出手,“難道朝堂上就找不到其他人為主帥之選?”

文彥博冷淡反問:“誰?”

文及甫一時語塞。

如果是對付西南夷,就是王中正那等閹人都能為帥。但面對的是百多年來的死敵,不是能征慣戰、飽有經驗的名將,誰能放心得下?

二十多年來,大宋大規模的戰事也就幾場。軍中得力的將領,不是曾與王韶一同出征隴右,就是在章惇、韓岡麾下聽候過使喚。選來選去,能為主帥者,也就章韓手中那麽幾個人。

“總不能再啟用郭逵那等老家夥。”文彥博捋著銀須,並不在意自己也自己被歸入了老家夥的行列。

“大人說得是。”文及甫連連點頭,振奮起精神,“京師之中,忠心於天子之人為數定然不少。章韓二賊手中少了三萬精銳,京師更加空虛,沒有比現在更合適的起兵時間。”

“是贏是輸皆於我無損。”文彥博豁達地笑著,眼神更加如同鷹隼,“不過還是兩府的實力更深一點。但鬧到最後,說不定就要以弑君收場。那時候,機會才真正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