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五)(第2/2頁)

蘇頌心中一沉。

因為他的身份,蘇家就處在風尖浪口之上,為了能讓家族安穩度過,不得不讓子孫都參與了進來。

只是兒孫的資質都不能讓人看好,有許多機密事,蘇頌都沒有對他們說。只打算藏在心中,日後帶到墳墓裏去。

或許在參與進來後,看到形勢的變化,兒子們心中都有幾分計算,只是這麽長時間了,都沒人敢當面問他。倒是這個孫子,愣頭青一般,竟是問了出來。

可蘇頌不敢確定,這真的是蘇象先自己的想法,“此問是爾父教唆?”

對祖父的懷疑,蘇象先一口咬定,“是孫兒自己想問的!”

蘇頌盯著孫子的臉,想看出點什麽,“兩府想要做什麽,難道沒有公布出來?要當真是機密,怎麽會讓你們摻和。”

蘇象先道:“太後重病,天子受拘,祖父一時權勢赫赫,又雲與天下士大夫共治,由不得孫兒不擔心日後。”

“你當我等要造反?”蘇頌驚覺自己是不是對家裏說得太少了,以至於他們都有了不該有的擔心,“今年你也能考進士了,史家書當已精讀。可看過史上誰家造反會如此大費周章?縱使欺世盜名如王莽,亦是設法大權獨攬,而不是分權於外。”

蘇象先向外張望了一下,低聲道,“此正是孫兒所懼之處!”

蘇頌面無表情,拍了拍身邊的小幾,“說來聽聽。”

蘇象先在蘇頌身邊坐下,湊在耳邊,“祖父若欲謀求大位,孫兒寧可先死於此處,亦不敢為此無謀之舉。”

蘇頌心頭平添幾分悲涼,難道在自家子孫心中,自己就是如此心懷不軌之人。

“你祖父知道自己的年紀。”蘇頌冷言道,用儒門的忠孝之說,這孫子怕是不會信了。

蘇象先又道:“若祖父欲為他人謀虎皮,孫兒不明,這又是何必?”

“非也。章子厚、韓玉昆皆不敢作此大逆不道之事。”

蘇象先的聲音也冷了下來,“以祖父所行之事,卻仍懷猶疑之心,首鼠兩端,蘇家亡無日矣。”

蘇頌偏頭注視著孫子,“你可曾面睹天子聖顏?可知道天子的性情如何?稟賦如何?”

“孫兒未曾得沐清光。天子性情稟賦,亦只能是人雲亦雲。但英睿是皇帝,昏庸也是皇帝。只要他還在大位上,一切都與臣子不同。”

蘇頌搖搖頭,有些話他不能說得更深了,“相信韓岡,時間在他一邊。”

是的,時間在韓岡一邊——盡管這麽說肯定會讓孫子想歪掉——但蘇頌並不介意。

對蘇頌而言,與其說他相信韓岡對天子壽數的判斷,還不如說相信韓岡的年齡。

二十年的時間,就讓天下大勢為之一新。換作是二十年前,說給誰聽,誰又能相信?

以韓岡的身體狀況,至少還有三十到四十年的壽數,這是當朝宰輔無人能夠企及的壽數。

對於天水趙氏,蘇頌的確有感情,但對自己的成就,蘇頌的感情更深。

他可不想看到自己畢生的成果,被後人給毀去。

“君王應天,不屬人事。群賢共治,議會監之。”

聽起來就有幾分不靠譜,其實“用處不大”——這話是韓岡本人說的。

說是用處不大,說白點,就是沒什麽用。

壓根沒什麽用——如果沒有武力支持的話——這是蘇頌自己的理解。

缺乏武力支持權力,就像被剪下來的鮮花,看著依然漂亮,實際上轉眼就枯萎了。

現在選出來的議員之中,九成九是抱著有便宜不占是傻瓜的念頭。

蘇頌根本就不相信他們會堅定地維護大議會。

一旦皇帝重新掌權,他們山呼皇帝萬歲的時候,肯定不會記得什麽群賢共治,只會說蘇賊、章賊、韓賊蠱惑人心,一時不查受其蒙騙,實是罪該萬死,還望陛下能容臣戴罪立功,為陛下窮究三賊之罪。

也許到了日後恐懼於皇帝的莫測天威時,他們才會後悔,才會發現自己放棄了是多麽珍貴的東西。

——如果韓岡沒有兵權在手,未來肯定會變成這般模樣。

但韓岡牢牢掌握著兵權,更牢牢地掌握著時間,這是任何人都比不上的優勢。

“不要再多問了。”蘇頌擡起筋骨嶙峋的右手,堵住了蘇象先的追問,又重復了一遍,“記住這一點,時間在韓岡這一邊。”

停了一陣,蘇頌又低聲道,“如果還有擔心,等明天在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