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虛實(一)(第2/3頁)

只有在車站中和事故時,才能讓列車停車,否則就是違反軍法。軍律森嚴,目前的遼國鐵路,誰也不敢妄自停車,也沒人敢攔車。

但這個節骨眼上,卻不會有人去追究了。

楊寧這邊暗自心驚,而車廂內的旅客,這時候也發現了事情不對,紛紛回身,向車外看去。

就在這時,一聲唿哨響過,還沒等車內想明白,就只見外面的騎兵人人張弓搭箭,十幾支長箭便射了過來。

其中一支,似乎是直奔面門,楊寧沒反應過來,便聽見了奪的一聲響。花了幾秒鐘,他才想明白,那支箭釘在了車廂外壁上。

幸運的沒有被射中,但隔壁的車廂,卻想起了一聲慘叫。

楊寧的心一下就抽緊了,這是敢殺人放火的。

突地有想起一件事,他心一下提得又高了幾分。

楊寧聽人說過,因為什麽慣性,越重越快就越難停,這個道理,他也有感覺,只是沒注意總結出來。

列車行駛在鐵軌上,前面有著三十二匹馬拉動,雖不算快,卻遠比普通的馬車重得多,自然更難停下來。

現在萬一哪個蠢貨,跑去射殺了前面的挽馬,車夫又不敢探頭去處理,那這輛列車……

正想到這裏,楊寧只覺得腳底下的地板猛然一跳,自己就懸空了起來,下一刻,便重重地摔了下來。空的一聲響,沒在地板上,卻落在了圍欄上。

車廂開始滾動,又是一陣天旋地轉,楊寧只覺得自己成了骰盅裏的骰盅,在車廂四壁上蹦蹦跳跳。

整節車廂裏的人和馬,此時都成了滾地葫蘆,人喊馬嘶連聲不絕。

當一切平靜下來,楊寧睜開眼,眼前的一切,已是災劫後的景象。

耳中充滿了人的呻吟,馬的慘嘶,自己的愛馬橫在身前,口中鮮血汩汩流淌,身子還在一陣陣的抽搐。只看了一眼,楊寧就知道,這匹三歲騸馬,已經沒得救了。

掙紮地撐起半個身子,渾身上下的劇痛,讓楊寧無從判斷到底斷了多少根骨頭,但看著前面一個頭頸扭成一個怪異角度的旅客,他忽的感覺,能保住一條命,實在是太幸運了。

外面馬蹄陣陣,楊寧小心地抽出了自己的武器。

這是要大亂了,看來已經趕不回去見李六掌櫃了。

不過即使能趕過去,楊寧也不打算去了。

大亂的核心,只會是析津府旁的禦帳所在,楊寧覺得,自己這條小命好不容易保下來,還是沒必要送到那個漩渦裏去。

……

李丹此刻,離著禦帳還有二十裏。

兩萬神火軍守定了禦帳大營。外圍更有五萬宮分宿衛,在守衛著營地。

像他這樣的外人,而且還是沒身份的商人,是不可能接近禦帳。

不過要接近神火軍裏的成員,卻沒有那麽難。

沒有幾個人,當叮叮當當的銅板滾過來時,會一腳踢開的。

神火軍本來就充斥著各部貴胄子弟,以近似於人質的身份,被招來成為皇帝的侍衛。

時間久了,有的升官後再繼續留在軍中,還有一些就離開神火軍,回家裏去。有皇帝和神火軍在背後,他們一般都能輕松掌握住自家的軍隊。

但若是回去後,能夠給家族帶來更多的利益,那就更能坐穩位置了。

李丹的手上沒有現錢,可他手中的技術,卻能帶來滾滾的金錢。

將荒山改造成果園,采用最新發明的嫁接法,經過三年的培植之後,就能帶來數以萬貫的利益。

李丹已經說服了數家貴胄,現在在他的面前,是新的一家,也是最尊貴的一家。

“想必大王已經去了解過什麽是嫁接了。這是大宋農科最新的技術,韓相公都贊賞有加。在《自然》上都能看到韓相公的評語的。”

李丹拿出一本《自然》,翻到其中一頁。

在他對面,發結金環的貴人瞥了一眼後,只知點頭。雖看不懂,卻知道韓岡贊賞的意義。

“同科便可以嫁接。李子、林檎、梨子、杏子,都是一家,都是薔薇科,都能嫁接。要在野棗上嫁接大棗,就更簡單了。去歲,劉樞密家在蔚州盤了一座山,種了一片野棗木,等兩年後砍去枝幹,嫁接大棗的芽枝,轉眼就是一片上等的棗林了。”

“千畝果園,一旦全部種上棗樹,又都長成,一年就能收入萬貫。而投入不過是一座五六百貫買下來的荒山,以及種植棗木的開支罷了。剩下的,不過是施肥松土除草的事了。順便再養幾十箱蜜蜂,蜂王漿有了,蜂蜜也有了。”

“但這邊哪有那麽多人手。”聽著李丹侃侃而談,那大王皺著眉頭。

“大王放心,既然小人敢在這裏應承,自然是由小人來操辦,大王只管在府中坐等便是。”

“什麽都不要做?”

“派幾個親信子弟來監察這是肯定要的,還要至少二十名家人,來學習怎麽照料果園。至於嫁接,這是鄙號的機密,卻不能教給大王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