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南北(九)(第2/2頁)

大遼的真實國力,一直被不斷列裝的大炮給掩蓋住。還有過去的一場場勝利,也造就了宋人對大遼的畏懼。

但這一次海上大敗,卻將擋在身外的紗帳給掀起來了,一旦宋人通過者兩場海戰,了解到了大遼的虛實,又豈會就此放過?西域、大理、南洋,宋人對開疆辟土的興趣絕不比大遼更弱。

如果現在不及時反擊,那麽半年之內,說不定就能看見運送宋國大軍的列車,穿梭在河北和河東的鐵路線上,出現在大遼南方的國界前。

必須予以回擊,耶律隆更不想自己還沒即位,就發現能繼承的國家不在了,“昨日的提議,還請父皇應允。”

“選精銳渡海去滄州?”

“是。”耶律隆大聲道。宋人的軍艦炮火雖猛,但那麽些條船,封鎖不了整個黃海。

宋國的海岸線有數萬裏,怎麽防?一艘小舟,就能帶著一隊精銳登陸宋境。

“最後回來的,能有三分之一嗎?”

“只在滄州,當然能!”

滄州多灘塗,一向是荒僻之地,戶口稀少。但自從陜西人在那邊修海堤,辟田壤,許多不能種麥的鹽堿之地,已經變成了棉花的海洋。

用貝殼燒制石灰,修起了一座座莊園。但這樣的莊園,在遼國精銳面前,耶律隆確信,他們不堪一擊。

“南朝允許民間持有的武器,只有短兵,弓和火繩槍,不會有長矛、陌刀,當然更不會有神臂弓、燧發槍和火炮。比不得我大遼精銳。”

生死大敵,遼人對宋國的偵查,細到方方面面。為了維持這一張情報網,耶律乙辛手中為此花費的財物,每年都在百萬貫之上。而這面耗資巨大的情報網,九成的精力放在開封以北,而這九成之中,又有一半以上是在邊境上。

耶律隆一直都知道有這麽一張情報網,但直到最近,才知道已經擴張到如此之大的規模,能對大宋邊州有如此詳細的了解。

“那些莊園都不入忠義社,與城池都相距甚遠。攻破幾座莊園,讓河北人知道我們也有反制的手段。”

耶律乙辛搖搖頭,“小動作是不夠的。”

“父皇,兒臣請領軍南下!”

耶律隆來到耶律乙辛的身前,單膝跪倒。他已經不能再忍耐。宋人勢強,大遼勢弱,但正是因為如此,才不能含辱忍垢,不能讓失敗盤繞在大遼的頭上。

“大軍屯在界上,又有精銳攻殺在腹心,再傳出父皇對宋人要求的回應,兒臣不信那河北人都會願意看著大遼開戰!”

耶律乙辛看著自己的兒子。被草原的風弄得粗糙無比的黑臉,與他的其他兒孫截然不同,如果是之前,耶律乙辛會說一句,大遼儲君,豈能輕易陷陣?但現在不一樣了。春天也不適合出動大軍,但形勢如此,又豈能等到秋後?

“也好,用大遼一貫的辦法。老辦法,才是好辦法。”耶律乙辛不再持重,現在是需要決斷的時候了,“不過,該如何攻,我們父子要好好合計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