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南北(十四)(第3/3頁)

三言兩語將災後安排敲定了,一幹人休息了一下,喝了幾口水,還吃了一兩塊茶點,章惇道,“費了那麽多時間,終於可以說一說邊事了。”

韓岡笑道,“攘外必先安內嘛。”

章惇道,“也不用擔心遼國軍勢,河北河東的守軍數量絕不會少於遼國,派出援軍不過是為了安定人心,更重要的是順道歷練一下。”

遼國到底出動了多少兵馬。不同途徑的情報,有不同的說法,有說十來萬的,有說二十萬的,也有說三十萬五十萬的。但對這些消息,都堂成員都沒有接受,遼國南下的兵馬具體有多少,等打起來就知道了。

但不管怎麽說,以遼軍的配置,騎兵至少應該占其中一半,以精銳騎兵一人三馬的比例,戰馬的總數比士兵還有多,要消耗的糧食自然遠多於步卒。

而大宋這邊,堆放在河東河北兩路,兵力總數並不比情報中遼軍最高的數量要少,不過消耗則遠少於同樣數量的遼兵。

如果是拼消耗,只要注意不要讓遼人輕易得到補給,那麽這一仗就絕對輸不了。也正是按照章惇說法,還是歷練為主。

當然章惇能說得這麽輕松,還是因為這一仗是以守禦為主,如果變成了攻略遼地,那麽戰事可就要難得多,失敗也不是不可能。

“遼寇對沿海的騷擾也不必擔心。”章惇又道。

呂嘉問笑著,接著道,“除非是不想要日本了。”

最壞的情況,也不過是河北北方被打爛,不過可以拿日本來做補償。但這種話是不能說出口的,都堂成員不想看到河北出身的官員離心離德。

“河東有山川之險,足以穩守。河北有塘泊人心,亦足以穩守。”章惇說著,看向韓岡,“玉昆,依你之見,這一回是否該順便拿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