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南北(十八)

韓岡的兒子在保州。

這件事,耶律乙辛早兩天就知道了。可以確定比耶律隆要早。

南朝宰相的兒子,以韓岡如今在南朝一呼萬應的地位,他的兒子甚至可以比擬皇子。

如果傳說有位宋國皇子駐紮在邊境幾十裏的地方,肯定會像臭肉誘蒼蠅一般引來一幫請戰的將軍——南朝皇帝的兒子,這是多肥的一條大魚啊。

但韓岡兒子在保州的消息如果在遼營中放出去,敢於請命領兵往攻的將領,恐怕還真不多。

韓岡的名頭,即使在了遼國國中,亦是暢行無阻。他所發明的種痘法,南北兩朝,都留下了好大一份人情。加之耶律乙辛棄儒興工的政策,更加幫他打響名號,民間傳說中,藥師王佛轉世的說法也讓虔信浮屠的遼人倍添敬畏。

把韓岡的兒子抓來,要挾其父是沒影的事,反而得好酒好肉地伺候著。不必耶律乙辛下令,下面的人胡爭先恐後地這麽做。

更別說戰場上刀槍無眼,誰能保證一定可以生擒活捉,萬一有個閃失,或者遇上個烈性的,仇可就結大了。

往後一靠,半個身子陷入厚實的虎皮之中,耶律乙辛道:“如果你要說把韓岡的兒子抓起來,以脅迫韓岡退讓,那可就太讓為父失望了。”

耶律隆道:“如果父皇打算抓人,也是可以。無論是我大遼,還是南朝,各地鐵路衙門皆在城外車站,只要兵發突然,韓岡之子定然來不及逃往保州城中。”

“不打算抓?”

“如果抓住了趙家皇帝,南朝肯定會認輸。弑父的皇帝,他們找不到第二個。可抓住了韓岡的兒子,南朝不可能為了一個衙內服軟,韓岡有心也無能為力。”

“那你打算怎麽做?”

耶律隆言辭鏗鏘:“兒臣請父皇下詔,兵圍保州!”

耶律乙辛的反應就像一塊石頭,“知道韓岡有幾個兒子嗎?”

“八人。”

“有多少人知道?”耶律乙辛又問。

“韓岡的子嗣數量,的確不是什麽秘密。但這一個,雖然行二,可世人皆知,他是嫡長子!”

耶律隆爭辯著。韓岡的家庭信息打探起來並不如何困難,但以耶律隆的性格,去記下這等細節,足可見他對韓岡的重視。

“韓岡之妾,無外乎奴婢、妓女、養娘,此等賤妾,尋常小家碧玉尚且不如,如何能與王侯女相爭?其所產庶子又如何與嫡子爭?”

在北地,貴人們往往妻妾成群,子嗣眾多,這些子嗣的地位,基本上都是由他們母族的實力決定的。

耶律隆真要細究起來,並非耶律乙辛長子,但他的兩位兄長,一人生母賤鄙,在府中無人護持,才三歲就夭亡,甚至未入排行。另一人雖為貴女,但母族的勢力比正牌子的後族之女差了不知多遠,早封了頭下軍州在北地的窮山惡水中。即使耶律隆沒有攻下高麗、日本的大功勞,也沒人能與他爭一爭儲君之位。

耶律隆想證明保州的那位宰相家嫡長子的重要性,可他的論據說服不了耶律乙辛,“王安石已經死了。”

耶律隆反駁,“可王家還在。”

要是還有個成氣候的兒子,耶律乙辛已經叫人進來把耶律隆給拉出去了,“知道馮從義嗎?”

及時雨馮大官人的名號,無論宋遼,都是如雷貫耳。

在世人的眼中,馮從義是範蠡、白圭之流,富可敵國,更是手眼通天,背景深厚。

但沒消息說,他與韓家正妻、嫡子交惡。耶律隆一時不明其父之言,猶疑地點了點頭,“兒臣聽說過。”

耶律乙辛雙目淵深,緩緩問道,“他為何又名韓從義?”

馮從義現在名為韓從義,名列韓氏族譜,是韓岡的親弟弟。不過這名號只在族譜上,對外還是馮從義。

在宋國,知曉此事的都不算多,在遼國,則更少。

耶律隆知道,過去卻沒在意。聽到耶律乙辛提及,先是茫然,而後臉色一變。

“看來你也明白了。”耶律乙辛,“馮從義易姓,不過是為了讓韓岡不必侍奉雙親,安心在外為官。那為何要這般周折,為何韓岡不能按照南朝的規矩,將父母請至身邊,或是留正妻在鄉裏服侍?”

漢家以孝治國,父母在鄉中留居,官員在外任職時,如果沒有兄弟代為照料,又不方便攜父母上任,通常都會留了正妻在鄉中代為侍奉。

但王安石的女兒卻沒有留在鄉中,一直都跟著韓岡,硬是讓韓岡的表弟馮從義待其盡孝。

“為父不信韓岡不想孝順父母。”耶律乙辛道,“這不是品性的問題,是智愚與否的問題,再蠢的宋官都不會在孝字上授人以柄。”

雖然現實中,韓岡通過認馮從義為弟,避免了不孝之名——更多程度上,應該還是靠了他的地位和王安石這個嶽父,同時開罪韓岡和王安石,這種蠢事,新黨不會有人做,至於舊黨,在元豐之後,他們什麽都做不了——就這樣旁若無人地做著他的不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