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梳理(二十四)(第2/3頁)

章惇很滿意地說,“那就讓我們想一想到底可以打下去,還是不能打下去。”

如何判斷現今的形勢,這就有得扯皮了。等到韓岡拿到都堂授權,時間早就過了。

呂嘉問現在可以確定,蘇頌是韓岡請來站台,而章惇則是對此甚為不滿。

但呂嘉問的確定只有幾秒,章惇很快就開始數數,“與北虜的戰事到現在為止,國中動用的總兵力不過全國禁軍的三分之一。十七萬關西禁軍尚未出動,十五萬京營也只調動了六萬,主要還是依靠了河北和河東自身的軍力。這點是沒有疑問的。”

蘇頌道,“但是要鎮壓全國各路,京營的兵馬已經不能再調動了。”

這句話都是呂嘉問想要說的,蘇頌在前面說了,他也就沒有什麽說話的欲望了。

“那就只有關西了。”章惇道,“其余地方雖然富庶,但願意投軍的終究是少數。”

而且也不堪用——這句話章惇不便說,但也是公認的。

因而禁軍陸師,基本上都駐紮在關西、西域、京畿、河東、河北,這幾處地方,南方各路的禁軍總兵力加起來不過五萬人,而且還是集中在雲南、廣西和荊湖兩路這幾處。

京東東路、京東西路各只有一將,京西兩路、江南兩路、兩浙、福建,則根本沒有都沒有禁軍陸師,只有廂軍和鐵道的護路軍。

“還有海軍。”沈括補充道。

禁軍水師,總數不及陸師的五分之一。除掉很少一部分駐紮於鄂州和揚州的內河艦隊,剩下皆歸屬於海軍。

呂嘉問立刻搖頭,“楊從先正在籌劃攻略日本,斷絕遼人對日本的控制。隨時要渡海去日本,海軍陸戰隊無法分心,只能指望他們穩守營壘。”

“可以去日本,當也能去遼西。”沈括道,“朝廷要是需要海軍,也不用擔心他們不肯聽命。”

“海軍暫時先放一放。”章惇說,“如今投入對遼戰場的禁軍兵力就這麽多。而遼國之前已經是舉國之力了,甚至不能攻入定州、真定、雄州,可見其衰弱。”

韓岡補充道,“如果看這一次對陣的情況,河北河東的兵力完全可以抗衡遼國,這已經是國初,北漢和中國的差距了。”

呂嘉問搖頭道,“北漢兵力最多的時候,能召集到多少兵馬?能不能做到正軍一人三馬,能不能讓官軍不敢對壘。”

韓岡道:“北漢很難纏,若不是太宗皇帝全力進攻,想要將之剿滅……很難。”他看著呂嘉問,“望之,不管什麽時候滅遼,只是滅遼這一件事,你覺得如何?”

這個問題,沒有第二個答案,呂嘉問立刻道,“遼國當滅。”

“正是。”章惇道,“滅遼的確需要更多的軍隊,更多的投入,但給中國帶來的,不僅僅是燕雲故地,還有遼土,還有高麗、日本,還有白山黑水,還有萬裏草原。”

這些都是無窮無盡的財富,充滿了誘惑力。

“只是如今的時機不對。”呂嘉問道。

韓岡看了他一眼,道,“其實我們也不需要急於一時。遼國畢竟是大國,根基深厚,想要將之剿滅,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許會長達十年,甚至二十年,我們的手段將不僅僅局限於軍事,還有文事,甚至還有商事,用盡一切辦法擊敗契丹人,沒有了契丹,也就沒有了遼國。”

呂嘉問不打算繼續跟韓岡頂撞了,點頭同意,“如果主事者能夠老成持重一點,嘉問亦覺攻遼並無不可。”

章惇為呂嘉問的回答點頭表示同意,“為何要老成持重,因為這事關千萬人性命。只有老成持重,才能選擇到一個穩妥的時機。”他又道,“什麽叫做穩妥?就是內外悉安,能夠安心攻打遼國。”

呂嘉問覺得有些不對了,他看曾孝寬和張璪神色也都有了點變化。章惇這是要站在韓岡一方?

章惇道:“攘外必先安內。我一直覺得說得很好,內部不靖,難禦外寇。關鍵是要能夠安得住,這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到的。”

韓岡道:“維系京師治安,可以交給開封總警局。”

曾孝寬說,“開封總警局還沒有成立。”

“快了。”韓岡道。

“是得快一些了。”章惇道,“出門前,正常都要把自己上上下下打理一下,蓬頭垢面哪裏好見人?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國中不靖,又何以掃除天下。”

“子厚你打算如何做?”曾孝寬問。

“總警局成立之前,交給行人司最好。”章惇道:“可惜趙爵昨日積勞成疾,暫時要養養病。”

呂嘉問垂下了眼簾,這件事的確讓人很意外,但他現在已經不會驚訝了。

所以當章惇點名的時候,他的確沒有驚詫。

“望之,我看你最合適。”章惇公然說,“你暫且將行人司擔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