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京師(三)(第2/3頁)

章惇三只手指捏著酒盞,低垂眼簾,看著杯中的血色酒漿,“兩年後能做出來嗎?”

章惇還是在問之前的農用機器,韓岡搖頭,“這可說不準,得看運氣了。也許明天,也許明年。”

章惇一揚脖子,將杯中酒一飲而盡,拿出手巾擦擦嘴角,“那也不用急,免得亂中出錯。”

看著章惇一口喝下一杯急酒,韓岡一笑,“等蒸汽機車上路,也就能分出一部分精力去開發農機了。”

章惇極輕微地點了一下頭,神情莫名地緩了下來。

蒸汽機車上了鐵路,鐵道總局轄下的數以萬計的挽馬就會被逐漸淘汰。到時候,出行就會更加方便,遷居也越是容易,失地農民的怨恨自然不會積蓄到危險的地步。

就像鍋爐,不裝一個減壓閥,將水悶在鍋裏去燒,最後得到的將會是一個大號的炸彈。如果裝了減壓閥,壓力過大時及時減壓,那麽結果將會完全兩樣。

韓岡舉了舉酒盞,“早點將遼國打下來,有什麽事就都不用愁了。”

章惇並不貪心地說,“暫時收服燕雲和遼土就夠了,剩下的可以慢慢來。”

韓岡失笑,“遼國也就這幾片好地。”

西京道、南京道、東京道,遼國的這三個行政區,可耕地的數量相當於河北的三五倍。那裏便是章惇和韓岡安排的減壓閥之一。

還有南洋,還有西域,還有城市中不斷發展的工商業,都像沙子吸水一樣吸取勞動力。

只要能夠讓減壓閥門暢通無阻,那麽國中的形勢即使有所惡化,也能輕易地鎮撫下來。

從實驗基地到京城外墻要一個時辰以上,韓岡和章惇就在車上把盞閑聊。

因為是宰相的車隊,一路暢通無阻。走在前面的車馬,一見到後面的聲勢,都讓道一旁。

直到接近南薰門的時候,車隊速度忽地就慢了下來。

過去城門因為要對進出的車馬和行人進行檢查,還要征收稅金,一向是道路堵塞的重災區,但如今為了保證道路暢通,城門前的檢查幾乎被放棄了。只有前幾天,抓槍手的時候,才加強了一下,隨著槍手主動投案,明面上案件業已告破,為了保證通行順暢,這檢查就又松懈了下來。

現在城門又堵了,章惇和韓岡的隊伍中,立刻就有人上前去查問。

兩人很快轉回,向章惇和韓岡報告說,是城門上面掉了兩塊磚下來,砸壞了一輛公共馬車。

車廂沒被砸到,但車夫和拉車的兩匹馬給砸死了。十幾名乘客被扶下來的時候,個個面無人色。尤其是看見了前面的車夫和挽馬的慘狀,好幾個就在路上吐開了。

指揮交通的交警第一時間就從城門裏跑出來了,他們剛剛從軍巡院中分離出來不久,對待百姓的態度,還是維持了舊日習慣,隨手就用上了警棍。

幾棍子揮下,幾名壯年男子嗷嗷叫著跑開了,其他人也連忙跟著散去。剛剛驅散了圍觀的人群,韓岡和章惇的車駕就到了。

當值的交警,值守的城門官,還有一名戴著藤編頭盔的匠師,被拎到了兩位宰相的面前。

“潘泰。”韓岡一口叫出了第三人的姓名,“是你們把城磚弄下來的?”

開封新城的城墻,基本上被使用的機會不大了。城墻頂端能並行六輛馬車的寬度,也就難免被打上了主意。

在城墻頂端修一條五十裏長的環城鐵路的提案,得到了都堂的批準,在一些非城門的墻段,已經開始道路的鋪設,但城門,因為總是人流洶湧,為了保險起見,這裏的路段正在進行目前為止最為嚴格的安全檢驗。其中的一名分管者,就是潘泰,曾經拜見過韓岡一回。

潘泰瑟瑟發抖,當他得知兩位宰相車駕就在門外,早嚇得面無人色,要是章惇和韓岡來得快一點,這落下的磚石起步時就要砸在韓岡和章惇的頭上?

他顫聲叫道,“相公明鑒,落下的城磚並非來自城頭,而是門券啊。下官再如何敲打城磚,也弄不下門券的石頭。”

所謂門券,就是城門上端的拱形部位,這裏想要掉下來,正常情況下可不容易。

韓岡向章惇瞥了一眼,如果想要興起大獄,今天這件事完全可以說成是要刺殺兩位宰相,可以幫一下呂嘉問,但作為主持者的潘泰肯定就難逃一劫。

“叫你們小心再小心,還這麽疏忽大意!真當都堂的話是耳旁風了!”

章惇厲聲呵斥,但驟然間的放松,潘泰差點就癱下來——只是疏忽大意,而不是行刺,一條小命總算是保住了。

韓岡先沖章惇點點頭,以示感謝,這件事在他們看來只能算是意外,並不像是謀劃,雖然肯定要進行檢查,但沒必要當面懲罰潘泰,得等調查的結果,現在安撫一下才是最好的。

他對潘泰道,“從今以後,城門段只許夜間檢測、夜間施工。車輛所受損傷,還有人員撫恤,鐵路總局不得推諉,要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