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長風(四)(第2/2頁)

遊師雄低聲冷笑。果然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這做官的,不耳聰目明一點,一輩子都難升上去。

中國人口日多,食指浩繁。宰輔、議政們很早以前就有了共同的認識,要不然就多開工廠,讓人有工錢賺,要麽就開疆辟土,讓人有田地種。總之,必須要讓新增人口,以及無產無業者,能夠得到足夠的口糧,至少保證溫飽和性命。

有識之士能真正認識到這一點,普通點的官員,揣摩上面的心思,卻也能得到同樣的認識。

但能夠在其中分到一杯羹的,可就不多了。

如韓鐘這樣的身份,卻不但能分到一杯羹,而且還是最早分到的一批人。

不止是家世,還有資望——雖說資望來自於家世,但資望就是資望。韓岡能給他兒子準備好一個上佳的戲台,但能把戲唱好,還是得靠上台的人自己。

韓鐘有鐵路,有領軍的經驗,有在都堂工作的經歷,每一任都有著傑出的表現。有軍功,有政績,二十出頭的年紀,已經是第二任通判資序,等明年,完全可以去邊遠一點的地方做知軍知州。

完全是韓岡當年經歷的翻版。

韓鐘在都堂內被人戲稱為小齊公,並非僅僅是因為他是齊國公韓岡的嫡長子,而是經歷、能力和性格都酷肖其父。

他升得快是有議論,但出生入死多次,誰能仿效得來?章惇的兒子學了他,就死在了日本。

遊師雄對韓鐘很看重,卻並不是因為韓鐘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