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風(十五)(第2/2頁)

這條鐵路從陜北山區綿延南下,直抵關中平原的核心京兆府,是關西聯通北地的重要線路之一。按照設計規劃,從延州北上還有一條線路,一直通往前往折家盤踞的河外麟府豐,從此關西健兒能夠在數日之內,出現在河外雲中,平撫敵寇,鎮壓叛亂,不過這一段還沒完全修好,能投入使用得數年之後了。

透過餐車的雙層玻璃車窗,能看見列車正在渭水北的白渠灌區上緩緩前行。

白渠灌區剛剛經過一次大規模的擴建,新增大小水庫塘泊一百七十九處,幹渠支渠兩千三百余裏,有三萬余頃旱地、半旱地新被改造成水澆地,而舊渠也得以維修,年增糧食產量保守估計能有五百萬石。

從地勢略高的鐵路上望過去,阡陌田畦,水渠河道,交織成網,縱橫相錯,宛如棋盤。滿目整齊的綠意,只一眼,就讓人心曠神怡。

但列車行駛的速度,可以從鐵路兩邊的裏程碑和樹木上判斷出來,的確很慢。

用了兩天的時間,從延州出發的這輛列車還沒有抵達京兆府。才六百多裏的路程,放在正常的鐵路上,早一天就到了。

可能是河面上的橫風吹過,正經過一座鐵路橋的列車搖搖晃晃起來。

載重小,車輛輕,車身窄,速度慢,抗風性差,速度快時容易傾覆,這就是兩人正在乘坐的窄軌鐵路列車。

姚古一把抓住了差點被晃下桌的茶盞,“還是早點改成標軌,這車坐得就跟騎驢一般,晃來晃去就怕翻下來。”

“早問了鐵路總局的人,關西的山區,別指望能標軌了。”

關西多山,除卻關中平原之外,就是山地。修路的技術要求和成本,都要高過關東的平原。

為此,關西的鐵路大部分路段是選在了河谷邊緣,易與修建,且有一定的高度,不虞水淹。但還有一部分路段,必須穿山越嶺,這就很麻煩了。架橋、隧道,都是避免不了的工程。尤其是隧道,累挖累塌都是常有的事,挖洞挖出條暗河來,也是有過的,所以都是盡可能地繞彎上山。

向北幾十裏後,掉頭再向南走幾十裏,一來一回兩條路幾乎平行,只是高差就出來了。為了提升一兩百米,就要多走一百裏路,用標軌修造,成本和技術要求都高得誇張,所以就有了窄軌。

窄軌鐵路路寬只有標軌的三分之二,運力和速度的上限都比較低,但好處就是易於修建,同時成本降低。得到成本和技術上的好處之後,問題就是在速度和安全性了。

各自抱怨了幾句,種建中的早餐被親兵端了過來。標準的健康早餐,營養均衡,葷素搭配。

姚古瞥了一眼,就嗤笑:“種十九,你這飯吃得還憋屈嗎?”

種建中拿起筷子,“你這樣小心吃出病來。”

姚古狠狠一口咬下一大塊肉,用力嚼了幾嚼,一伸脖子吞了下去。露出滿口白牙,“這不能吃,那不能喝,小心翼翼如新嫁娘,這做人還有什麽趣致?”

他抓起茶盞,咕嘟咕嘟喝了兩口解膩,“死便死爾,肉是要吃的。”

種建中不去理會姚古了,種姚兩家的關系本來就不是很好,他跟姚古這些年也沒多少往來,專注在自己的早餐上。

姚古卻停了筷子,“種經略彝叔公,相公找我們去京兆,到底為了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