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並行(中)(第2/2頁)

“他們能賺得更多為什麽要讓利給你們?我面子,我面子全是給你們丟的。”想起方才跟韓岡的對話,章惇就一肚子火,一群丟人現眼的貨,“關西最大的優勢就是技術高人一等,花了那麽多錢去開發新技術,當然要賺回來!”

章愷還在辯說,但章惇已經不想聽了。

只看著兄弟嘴裏一條鮮紅的舌頭在翻動,他卻一句也聽不下去。

福建商會在章愷的掌握下,的確財大勢大,但技術上的進取心,全然沒有。

若論工業技術水平,天下無一家能出關西之右。即使是將作監、軍器監,如今也已經被關西拋出了老遠。

煉鐵高爐,關西正在修建的最新型號,容積已經高達十萬升。建成之後,平均每天出鐵可達千石。僅此一座,便可勝過二十年前全國一年的產量。

如今遼國十萬鐵工拼死拼活,一年的產量,同樣也遠不及這一座高爐。

軍器監的京北鐵廠和徐州鐵廠,民用器物的銷售額一年低過一年,而關西的鐵器,則是年年增長。

“因為我們在技術上的投入足夠多啊。”

韓岡說這句話時的自負,章惇現在記得還很清楚。

過去新舊黨爭,爭的是國本,變法還是不變法,說到底就是錢歸誰。朝廷多拿一點,巨室豪族就少拿一點。

如今東西兩家爭執,爭得也不過是利益。但利益的損益,就體現在根本理念的差別上了。

何者為工商之本?

技、工、貿三件事,哪個該排第一?

有氣學在,有自然學會在,誰也不敢說貿易第一。但能堅持技術第一的,就只有關西一家。即使是福建商會,都被使用低成本的工人帶來的利潤吸引走了。

“道理其實很好懂,之所以關西能夠堅持技術優先,而福建商會還抱著賺錢第一。”之前章惇聽韓岡說,“不過是一個已經吃到了甜頭,一個還沒吃夠苦頭。”

“你們啊,也該吃吃苦頭了。”章惇嘆著氣,對章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