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不悖(六)(第2/2頁)

金燦燦的嵩山寺院。

從洛陽過來的支線鐵路,直抵嵩山腳下,專門服務進香的香客。這也是洛陽最早通車的支線鐵路。通車後不到十年,嵩山上的廟宇觀祠,如大法王寺、大會善寺、嵩嶽寺、少林寺,一個個香火鼎盛,比過往多了十倍。

鐵鑄成的道路,帶來的卻是黃金。

但黃金,從古到今,都是禍亂之源。

各家寺廟因為香火旺盛,手上余錢無數,如何花掉這筆錢,寺廟中給出的答案就是買地,千方百計的兼並。

如今登封七成的田產是在嵩山各大寺院名下,而貧者無立錐之地。

這就是京西的現狀。

其他州縣與登封縣不同的地方,只是兼並者是另外一波人罷了。

章惇興匆匆回去洛陽,看起來是準備從文彥博身上著手,從而將京西舊黨收為己用。

韓岡不與他爭,倒不是謙讓,京西這座火山中湧動的巖漿,可不是收服幾個豪門世族,就能壓得下去的。

戰爭開始後,必定要上漲的糧價,只會給京西的局勢雪上加霜。戰爭會帶來紅利,卻分潤不到京西底層的百姓身上。

太多財富沒有用到該用的去處了。

上面還有當年則天皇帝登嵩山封中嶽的遺跡,跟金碧輝煌的寺院一樣,都是新近整修過的。

韓岡忽然沒有心情再往上去了。

在登封盤桓了兩天,韓岡比章惇遲了幾日返回洛陽。

之前收到消息,章惇在探望過文彥博之後,文及甫公然宣稱要辭去官職參選議員,而京西大族也紛紛表現出要投靠章惇和福建商會的態度。

韓岡想要勸一勸章惇,這些人根本不能相信。

但韓岡在洛陽沒有見到當今宰相。

就在這一天的早間,章惇接到京中有變的消息,便匆忙收拾行裝,趕回開封。

——還不到十歲的候任皇帝重病垂危。

即使是在醫學越來越進步的現在,幼兒的夭折率都沒有低於十分之一。

年幼的候任皇帝,什麽時候掛掉都屬於正常範圍。

可是在正規途徑的報信中,韓岡得到了一份密報——來自於他直轄的私人情報系統——候任皇帝之前在宮中,曾經發表過對如今皇室暗弱的現狀不滿的言論。

這樣一來,章惇出京,到底是為了會面,還是為了避嫌。

韓岡現在可沒有多少把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