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無往不“利”(第2/2頁)

漢部目前最引以為傲的還是在船只的建造上面,那是劉彥傾力專注了兩年,從中又吸收了東牟郡那些造船世家,現在要是能夠保證材料會每兩個月就有一條海船下水。遼東那邊的船塢再建立起來,也許可以達到每月下水兩到三艘的速度?

可以說一點,劉彥最感到驕傲的不是系統帶來的一切……好吧,沒系統也沒有一切。他最感到驕傲的是逐漸創造出來的海軍,漢部正在逐步地將渤海變成“我們的海”,那麽就有可能將黃海也變成“我們的海”。

要是不出意外,漢部肯定是會跨出渤海和黃海,按照劉彥的尿性絕對是不會有日本海了。

朝鮮半島正處於一個相對的封閉性時期,半島上的四國時不時玩一下諸國爭霸。

高句麗牢牢占據著半島霸主國的地位,但是經過前燕的這一番攻擊,恐怕在未來該是要被百濟或新羅反推,陷入一段“屈辱”時期了。

百濟在半島上並不屬於最弱,與倭列島的聯系非常頻繁,甚至是與倭列島的一些土鱉達成同盟在攻擊新羅。

新羅在半島上沒有半個盟友,他們既是和高句麗交戰又是與百濟打,額外還需要應付非常嚴重的倭國水賊侵襲,能夠堅持下來除了舉國團結之外,一些“花郎”的作用亦是非常大。

伽倻?中原的一個縣都比這個“六伽倻”的一國大,一幫土鱉統治著破落村莊,與倭列島的一些土鱉有著千絲萬縷的復雜關系,受到百濟的庇護才沒有被新羅吞掉。

漢部是入侵半島了,短時間內卻不能過分露出獠牙,該是先讓半島上的土鱉們習慣漢部的存在,那除了針對高句麗之外的過份軍事行動可以暫時停止了,應該是鞏固已經獲取的利益。

劉彥用貿易搞定了公孫家族,在這麽一件事情上其實是公孫家族占便宜的情況,不止是可以從漢部這裏獲得兵器,主要是劉彥還答應提公孫家族在“神州大陸”上代購一些商品。

作為少數能夠從半島之外獲取商品的公孫家族,是失去了兩個“道”,但僅是貿易一項就反過來等於是賺了。

實際上,劉彥也不是不明白一個道理,不管是合作還是掌控傀儡,最好還是雙贏的局面更好。他下一階段還打算依靠公孫家幹一些事情,或許還能將公孫家扶持成為一個典型,為以後從百濟獲取更大的利益埋下伏筆。

朝鮮半島的中部,新的消息傳遞過來時,漢部這邊正在鞏固仁川這邊的占領區,既是擴大仁川的港口,對占領的兩個城邑進行一些防禦工事的增補。

高句麗與百濟的“三天之戰”結束,或許是受到北境前所未有之大敗的影響,金元道拼了老命想要削弱百濟,雙方總數七萬人的大戰打得無比慘烈。戰役的最後結果是,高句麗以損失一萬人的代價消滅了百濟兩萬,可是高句麗並沒有因為戰役的獲勝從百濟手裏占領半寸土地,反而是主動進行後撤到多山地的區域。

“正常!”劉彥享受著兩個嬌小倭女的按摩,手裏捧著抹茶:“高句麗北境大敗無法掩蓋,金元道可以用人去拼消耗,卻是難以挽救頹廢的局勢。”

要說起來,高句麗在人口上絕對要多過百濟,可是一個國家並不是單純地用人口去衡量是否強大,心氣上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

“兩國接下來就該是老實地舔傷口,誰先恢復過來,就是誰在接一階段占據優勢。”劉彥依然沒有改掉喜歡登高望遠的老毛病,他們是處在一個瞭望式的箭塔,可以看到海上的情況,那裏有一艘本來不該出現的船只在乘風破浪而來:“我們接下來只需要在軍事動態上保持安靜,用貿易來誘惑兩國。”

倭女是公孫家族敬獻,比較有特色。漢部入侵半島的第一批紅利實際上早就產生,那既是俘獲的各色人口,包括扶余人、三韓、高句麗人、倭人。數量達到了一萬以上,大部分已經運回去。

看到在這個時間點不應該出現的船只,最高的船桅上還掛著代表緊急的三杆赤紅旗幟,劉彥的心其實是提了起來。他揮揮手讓兩個倭女退下,蹙眉心想:“發生了什麽緊急事件?是後趙那邊,還是遼東半島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