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劉彥是大救星

曾經當冉閔部曲的魏駿馳和丁毅知道其為人直爽,內心裏不以為意,其他人並不知曉冉閔的性情。

說到底,直爽也能解讀為直接,而性格直接的人通常比較容易口無遮攔,那就非常容易得罪人。

與直爽之人接觸久了,要麽是能合得來,要麽就是被氣得不想與之相處,不過一般要是能夠合得來關系必定不錯,他人也樂意和花花腸子少的人待一起,絕對有安全感。

冉閔的直爽要是沒有那種“由上往下”必然會是使人如履春風,可惜的是一個人一旦身處高位,不管是投胎正確還是後來奮鬥,位高權重之下必然會養成一種威嚴,如此直爽就讓人有些愉快不起來。

長江以南出身的人對冉閔已經有了內心裏的印象,導致的是謝安與袁喬從一開始就對冉閔心生反感,不過兩人倒也知道什麽叫孰輕孰重,無視掉冉閔那種得罪人的性格,請求了解戰事發展。

“沒什麽好瞞騙的,戰事對我軍相當不利。”冉閔說的不止是大勢上,連帶出潼關而戰的冉氏秦軍情況也不太妙,他說:“長安被圍,輜重困在城內出不來。所以希望你們帶來的糧秣數量足夠,要不……”

說起糧秣,謝安一點心理壓力都沒有,他所知道的是己方準備的糧秣能夠供三萬人吃上一年,聽說想要還可以更多。

雖然說不知道那麽多的糧秣是怎麽被悄悄運進關中,就如同不知道那支禁衛軍為什麽能悄聲無息出現在秦嶺,謝安等人只需要自己的條件前所未有的好,那就足夠了。

自然了,作為主將的謝安一點都不想提供糧秣給冉氏秦軍,作為行軍長史的袁喬則是向冉氏秦國的左將軍常煒隱晦要求糧秣支援。

“應該的、應該的。”嘴上那麽說,身體卻非常誠實,比如常煒就苦著臉,後面非常不好意思地說:“就是數量……唔,會很少。”

冉氏秦國是占領了生產力被破壞的關中,最要命的還有關中人多數並不支持,要不就不會因為軍資和糧秣的征集搞得遍處烽煙。

“那個……”常煒糾結地問:“雖然冒昧,但能了解一下貴軍在哪裏,然後帶來多少軍械與糧秣嗎?”

袁喬當然是有君子的品行,可不代表他傻,自然不能說軍隊已經在關中,含糊地掩蓋過去。

當天,戰事照打,冉閔卻是不得不設宴款待前來馳援的謝安等人。

宴席沒有多麽豐盛,倒是在一些聲色之上不缺,用來招待謝安等人的女子一看就是出身不錯,後來稍微一打聽知道那些是被冉氏秦軍在鎮壓時俘虜的士族女子。

謝安帶來的近百人,除了袁喬之外,包括魏駿馳和丁毅在內的其余人大多數是將校,等於是他們“空降”到禁衛軍擔任指揮鏈。

夜間並不顯得平靜,冉氏秦軍急著消滅被圍困的苻侯所部好回軍長安解圍,近來都是部分晝夜進行攻擊,傷亡上只能用慘重來概括形容。

夜幕下的進攻需要光線,一手兵器一手火把是常態,打著打著某個地方被引燃大火也屬於常見,導致視野上其實還不錯。

謝安舉著單筒望遠鏡觀看戰場,一邊對袁喬說:“素聞秦王悍勇,如今還是親眼看見。”

沒有錯的,悍勇的冉閔一直是以君王之身參與攻擊,驍勇的身姿閃耀於戰場之上,每到之處就會引起冉氏秦軍士卒的熱烈歡呼,對軍心士氣的鼓舞非常不錯。

袁喬其實也是舉著單筒望遠鏡在看,呐呐地說:“悍勇是悍勇,可……君王上陣可一不可再,難怪冉氏秦國會成為如今模樣。”

君王上陣一般都是逼不得已,要不誰會拿國祚來開玩笑。

沒有錯的,君王既國家,戰場之上沒有絕對的安全,一支流矢可能滅一國不是什麽神話,一般來講身系社稷的君王不管能不能打都需要待在安全的地方。畢竟君王是君王,幹武將的事情本身就是顯得對國家的不負責。

袁喬一點都沒有嘲笑冉氏秦國的意思,他就是在述說一件真理,君王好好地去敦促武官的戰事,監督文官對國家的建設,遠比自己上戰場要有用得多,一個正常的國家也都是這麽來的,只有不太正常的國家才需要君王親自廝殺。

“我們的部隊不能直接出現在關中。”謝安將視線收回來,嚴肅道:“急需支援的冉秦方面現在可能不會多想,可是事後必然會出問題。”

那就是一種出自政治上的考量,關中有漢軍,還不是少數,顯得情況緊急的冉閔等人現在或許會很高興,但埋下的隱患也巨大。

“秦王或許不會多想,但……”袁喬也就直接說了:“王上要的是接納和吞並冉秦的整個體系,能不出間隙對誰都有好處。”

事情並不難辦,秦嶺分布之廣超乎想象,周邊的郡縣之多也是選擇眾多,讓部隊稍微繞一下別顯得那麽明顯,稍微再操作一下也就能夠混肴視聽,文事和武事看著亂糟糟的冉氏秦國也沒有過多的閑工夫去注意到那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