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更詳盡的前涼(第2/2頁)

除人口外,文化實際上炎黃苗裔占據絕對優勢,但再好的文明也是需要有堅強後盾,也就是武力作為基礎才能傳承下去。

劉彥一路上問了不少謝艾關於西涼的事情,這一次謝艾倒也是有問必答。

張氏涼國那邊歷來就是地廣人稀中原淪陷於胡人之手後,是有相當多數量多的晉人難逃,但三秦之地可逃不了那麽遠,因此三秦之地的人其實是選擇西涼作為庇護之地。恰是有了從三秦之地逃去的那批人口,張氏涼國才算是有更多的人力資源。

不管是先秦還是西漢、東漢,涼州這邊從來都不是什麽人口大州,張駿對國內的人口沒有一個切確數字,猜測該是有百萬出頭,以這樣的人口再加上國力羸弱自保都顯得困難,自然是要選擇可行的出路。

西域在西漢時期已經反復征討過,要說華夏苗裔眼中的“天下”是哪些,也就那麽幾塊地方,實在別無選擇的時候西域進入視野也是選擇之一。

張氏涼國向西開拓遭遇到的阻力也就那麽幾次,真正難辦的還是與之中原完全不同的地貌以及氣候,尤其是沙漠與隔壁才是真正的難題。

“涼國之所以向西開拓而不是東邊,是自知以涼國的軍力和國力難以東進。”謝艾提起過一點,涼國的三代國主不是沒有想過要搞戶籍登記,可這件事情真不是那麽好辦:“大族和豪強自然是有的,甚至比中原以及長江以南要難辦。”

劉彥可以理解的,相對於中原的動蕩和長江以南受到南逃世家的沖擊,西涼那邊動蕩要少很多和受到的沖擊也不是太大,這樣就導致西涼的大族和豪強勢力其實比較大,張氏一族能在那邊站穩腳跟與天下動蕩時是涼州的最高官員離不開關系。

張氏一族能夠崛起依靠的是本來的官職,實力不夠的時候依然要借司馬皇室的勢,雖說經過長久的經營已經站穩腳跟,但養成習慣的事情一時半會恐怕是改不了,那就是為什麽張氏涼國長久以來對待司馬皇室保持表面恭順的原因。

“有您的強勢崛起,您又在泰山……”謝艾一臉莫測地說:“實際上西涼現在很迷茫。”

謝艾像是不需要避諱了,講了張氏涼國上下的心態,包括為什麽不東進,對待小朝廷與新建立的漢國是什麽心態。

談了一路,很多事情符合劉彥從情報上匯集起來再進行猜測,大體上也就能夠對比。

張氏涼國那邊的當權者頭腦非常清醒,本土戶籍登記幹不了,不知道國中確切人口,地處荒涼之地也是一個弱項,是絕對沒有實力貪圖做什麽中原之主的。

“您崛起時間短,發展卻是超乎想象。”謝艾看著劉彥想要解開困惑,劉彥卻只是笑而不語。他看著有些失望,等了一小會才說:“冉閔去除國號的事情對我王觸動極大,並不止是東邊屏障將失這一點,亦是等候觀看會有什麽結果。而冉閔為人……”說著搖了搖頭:“恐怕是……不會出現什麽好結果的。”

劉彥可以認為張氏一族性子軟,只要漢國能夠一統中原再下長江以南,那麽張氏涼國會接受有條件的兼並?

雄壯的戰鼓聲和蒼涼的號角聲在交匯響徹,那是王輦實際上已經是匯集前來迎接的呂泰等將校,並且已經進入大軍營寨。

營盤之內擺布井然有序的帳篷,道路兩側則是排隊迎接的將士。

不知道多少人在大聲重復喊著“威武”,一邊喊一邊敲擊自己的兵器或是以左手重復拍打自己的胸膛。

謝艾不止一次看過漢軍,可能也不止一次對各國軍隊進行對比,不談實際戰鬥力的話,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比得上漢軍兵器、甲胄、器械的精良。

一個僅僅是發展五年的國家能這樣,國策上又不明確,甚至征戰方向也混亂,謝艾深切認為劉彥缺少的就是一個能指明方向的人,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