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王師北上中原日(第2/3頁)

中原的漢家苗裔盼望的王師不是晉軍,他們早就不奢望晉軍有光復中原的那一天,主要特意指的是與石碣趙國正在大戰的漢軍。

不止有長子縣的那些人在熱切期盼漢軍趕緊來解救,亦不止有上黨一郡,是每個正在被胡人殘暴肆虐的地方都在舉目南望。

“到哪了?”

“過了泫氏,往北二十裏就是長平,再北是長子。”

對話來自於石宣和張群,他們不斷棄車保帥之下,原本的七八萬兵馬只剩下不到三萬,卻是成功在兩路漢軍的追殺下逃進了上黨郡境內。

一路來講對石宣這一路的石碣趙軍來說不可謂不兇險,他們的行軍路線太過直接,是在北山以南大概三十裏處毫無意外地撞上了先行的漢國步軍,幸虧的是那一批漢軍剛到不久沒有建立工事,利用漢軍間隔上行軍的時間差不做糾纏才度過最危險的一個時期。

上黨郡的地形非常復雜,不但多山地也是多水系,對石宣這一路倉皇逃竄的兵馬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地形復雜能夠起到掩護作用,壞處當然是很容易遭遇埋伏。

“部隊太疲勞了。”張群就沒有像現在這麽狼狽過,一路逃竄了兩三百裏不說,漢軍的緊咬不放造成的心理壓力也是十足:“太子,我們必須找個地方好好休整一下。”

石宣一想也對,說道:“孤知曉一些消息,壺關有大軍駐防,我們就在壺關以北區域進行休整。”

按照石碣趙國的行政區劃分,壺關以北不遠就是並州,朔州與並州是相鄰的兩個州,它們是被石虎計劃作為後路。

現時階段,石虎是讓羯族以及一些可靠的各族先行遷往並州,主要經營太原郡,又以晉陽為經營首要。

在需要留下並州和朔州作為東山再起之地的條件下,壺關的重要性就凸顯了出來,不但是有石碣趙軍不斷駐防,還調集人力資源對關隘進行必要的修繕和加固。

也許是石虎過慣了舒適生活,可能也是他對宮闕的癡迷,晉陽關於宮城的建造計劃被提上案頭,等待壺關建設完畢之後就該是在晉陽修建宮殿。

現在追擊石宣所部的僅是剩下謝安這一路漢軍,李壇所部是被冉閔收縮回去,冉閔親率主力攻破安陽城之後,漢軍已經兵臨鄴城的城下。

謝安這個長江以南出身的人,是數十年來將腳步踏得最往北的將領。他們這一路追擊得並不順利,很多時候是被迫停下。

讓謝安不得不走走停停的有太多因素,先是來自中樞的直接命令,讓他們盡可能地幫助沿途漢家苗裔,那麽自然是要清掃正在肆虐的胡人,又要抽出人手護送願意南下的百姓,直接導致的就是追擊石宣所部成了次要任務。

謝安還是比較領會中樞的意圖,他們追石宣追了接近一個月,石宣是鐵了心要跑,一再追擊只是咬住尾巴吃掉,難以粘住進行消滅,僅是一路漢軍北上會成為孤軍,不宜過於孤軍深入,還不如繼續做追擊姿態,幫助各地百姓抵抗或是消滅胡人,為漢國增加更多的人口。

“過了長平,我們就距離本部大軍足有兩百裏,不適合再繼續北上了。”

“是,有消息稱敵軍匯集在壺關,僅是我們一路難有作為。”

繼續追擊石宣的都是騎兵,步軍是散布出去各地,步騎的脫節存在很大的風險,中樞沒有要求謝安需要突進多遠,可以確定的就是不會再有友軍北上,目前最大的戰場是在鄴城方向。

應該說謝安這一路漢軍取得的成果還是值得稱道,他們所過之處震懾胡人退卻,解救的百姓數量很是可觀,得到的愛戴亦是超乎想象,給予將士的感觸同樣深刻。

心情最復雜的當屬謝安,不來中原腹地不知道遺民是多麽悲慘,面對一處又一處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畫面,他覺得驕傲的同時也是感到唏噓。

恰當謝安準備回師之際,有當地多名老人聯名求見。

華夏族裔尊老是一種美德,謝安又得知那些老人多有名望,接見之下聽到消息,說是距離他們所在地四十裏外有一座縣城裏接近三五萬百姓被大股胡人圍困已經危在旦夕。

說的是長子城,以程度和斐燕為首的一批人,他們多次在胡人的攻城下堅守下來,吸引周邊的同胞前去尋求庇護,同樣也吸引了更多的胡人加入圍困。

實際上石宣率軍一路奔逃之後也是被吸引到了長子城,他丟棄的部隊太多,需要補充兵力,那麽就沒有比收編長子城周邊的胡人更好更快速的了。

謝安一路上解救的百姓不少,卻是沒有一次性救過三五萬人那麽多,後面又了解到石宣的殘部在長子縣,同時斥候回報壺關方向的敵軍沒有出動的跡象,與部下、幕僚一陣商議,決定率軍前往。

長子城,歷時一個多月的攻防,各個城墻段以及豁口處血跡斑斑,原本還算富態的程度快速消瘦下來且顯得憔悴,斐燕卻是不知道從什麽時候一直吊著一條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