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小朝廷之亡(三)

建康人口百萬眾,絕大多數是“衣冠南渡”時長江以北遷徙而來,其中世家又占了絕對的多數。

東晉小朝廷延續西晉的體制,重世家而輕百姓,一國之都的建康實際上不是普通百姓能夠居住,除世家之外就是一些大族。

現如今能夠被稱為世家的家族,他們的嫡系可能不會太多,但是旁支數量則會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再來是必然會有部曲、家仆之類的下人,那麽一個世家少則是有數千人,多恐怕是很難有一個上限。

大族與世家差不多,區別就是威望與人脈,丁口並不是能不能成為世家的關鍵。

建康的百萬人口,超過四成與世家或是大族有關,可見世家與大族真要動員會動員出多少人。

混亂爆發之後,每一個有能力的家族都盡力武裝起青壯,或是緊閉家門依托院墻自守,又或者是去幹一些不可明言之事。

建康之前是東吳的都城,名喚建業。除建業之外,柴桑、壽春、廬江算是東吳最為繁榮和人口最多的城池。

要說在東吳時期除了建業之外還有發展另外一些地方,到了東晉小朝廷時期則就很難辦了。從長江以北逃過來的世家,有能力的就是清除掉原本的南方本土世家,做一些占地發展的事,像是四大門閥至少掌握數個郡成為家族自治區,世家級別的則是以縣來劃定勢力範圍,結果當然是朝廷對那些地區根本就沒有實際控制權。

政治局面造成的現象使建康成為一個絕對復雜的地方,任何的角力都是發生在建康,只要身份足夠的人也是長留於建康,說句難聽點的就是一旦誰能夠在建康形成絕對強勢的控制,基本上就能確定控制了東晉小朝廷的國家走向,至少也能使東晉小朝廷陷入癱瘓。

褚歆近乎於撕破臉的質問,是事情真的發展到了關鍵時刻。

這個時候有人過去向桓雲耳語,說些什麽除兩人之外沒人清楚。

氣氛一開始只能說是緊張,等待褚歆來質問又增添了詭異,作為背景墻的各世家負責人不知道在什麽時候已經分為三波。

知道內情……或者說與桓雲同謀的世家,他們帶著護衛靠攏在一起,臉上是一種十分嚴肅的表情。

察覺到發生什麽事情而又一時間不好做決斷的人,他們是湊成堆盡可能離遠一點,表情有著很明顯的陰晴不定。

老早決定會站在小朝廷……也許該說堅決抵抗漢軍,他們也是湊成堆,擺出了戒備又隨時可能突圍的架勢。

“逆賊!”褚歆離桓雲只有兩三步的距離,非常突然地抽出戰劍,大吼:“受死!”

桓雲並沒有被褚歆的大吼驚嚇到,是以欽佩的目光看著褚歆只向前沖了一步就被桓氏武士撲上去壓倒在地上。

“賢侄,世間從未有逆賊之說。”桓雲是在和被雙手反剪的褚歆說,也是對在場的所有人說:“自古只有成王敗寇。”

實際上剛才的耳語是,宮城那邊出現異動,褚裒除原來的攻城宿衛之外,一些雜工與宮女、宦官,反正是能拿得上兵器的人都武裝起來。

僅是宮城異動或許沒有什麽,還有關於褚裒派出人手要從各個城門尉那裏接手指揮的事情,再來就是城中的戍衛軍也有手持皇命的人前去。

褚裒派去的人當然沒有成功接手城門的指揮,去的人不是死了就是被抓起來,造成的麻煩是桓氏這邊的人不得不宣布那些人謀逆,各個城門不明真相又不確定到底該聽誰說詞的晉軍實際上已經是心亂。

對桓雲來講最麻煩的是戍衛軍,褚裒成功接手了近三萬戍衛軍的指揮,余下除兩萬依然在桓雲控制之中,剩下的是被謝氏門閥以及眾多家族控制。

【國丈這一次怎麽反應這麽快?】桓雲在笑吟吟地看著在場的世家主事人,又不得不著急:【謝明達怎麽還沒有動靜!?】

明達是謝艾的表字,他是江都這邊的漢軍指揮官。

褚歆破口大罵沒兩句,沒來得及與那些世家主事人說點什麽,嘴巴就被堵住。

建康有十來萬的戍衛軍,而晉軍的指揮權從來都不是掌握在司馬一家子手中,戍衛軍選擇聽誰指揮看得是門閥與世家。褚裒可以掌握三萬戍衛軍,說明依然選擇保衛小朝廷的世家並不少。

“諸君。”桓雲是在對那些作勢突圍的世家主事人說話:“國丈已經挾持太後與皇帝,諸君以為呢?”

在北門這邊的三千武裝都是桓氏私兵,以桓雲為中心是層層地站立著。與桓雲同一陣營的那些世家,該有四五百人。

要突圍的世家主事人連帶護衛,人數看著該有個一兩百人,他們一旦不妥協,要麽就是被盡數斬殺當場,要麽就是血戰而出。

被問話的那些人沒人開口,他們會有這樣的選擇不是出於對司馬一家子多麽忠心,純粹就是漢國那邊對世家太苛刻,選擇抵抗只是不想被納入漢國治下,能掙紮的時候不想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