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改革的必要

劉彥出了宮城,自己覺得稍微有些資格的文武無不是立刻過去求見,他所待的地方聚攏起來的文武足夠召開一場決策國家未來的會議。

再有一些時日就到了冬至節,冬至節一過就是元朔五年,轉眼間漢國的建立就要到五個年頭。

劉彥先從長廣郡奮戰崛起,花了五年的時間將石羯趙國趕到並州和朔州,滅亡了李氏成漢以及東晉小朝廷,現如今漢家舊土已經光復十之六七。

光是打江山對於劉彥來講其實並不困難,但坐擁天下並不止是打下疆土那麽簡單,有了疆土還要進行發展,是人口增長以及生產力提升,等待時機成熟就對殘喘的石羯趙國動手,少不得是要連帶滅掉慕容燕國,也許連高句麗、百濟、新羅和倭列島上的那些小國一塊收拾了。

“正好諸卿皆在。”劉彥是等眾人閑聊了一會才開口:“四征將軍除了征西將軍外已經委任,寡人思慮良久……”

漢國的官職還在一步一步地補全,很多職位上其實目前還是空缺的現狀。軍隊的建設是漢國最重視的一方面,長久以來軍隊制度健全,可是軍方的編制卻是顯得有些亂。

從上古先秦開始,每個國家都會有一套合適自己的軍方編制,小到百人以下編制,大到整個國家的全體將士,漢國建立之後小的編制就不說了,野戰兵團就是最大的編制。

之前,基本上是哪條戰線需要,劉彥下令從哪裏調來哪些軍隊,一個野戰兵團也就匯聚而出。野戰兵團並沒有固定的數量編制,從兩三萬到幾十萬,有伍、什、屯、曲、校、師、軍的單位。

伍自然就是五人為一伍,什是十人組成,屯有二百五十人,曲是千人,校為五千人,師是一萬五千人,軍是四萬五千人。

到曲這個單位之後,除開戰兵之外還會有附屬的輔兵,這樣一來每個軍除了四萬五千名戰兵之外,連輔兵一起算上的話,整個編制其實有六萬左右。不過要說的是,包括輔兵、民夫、輜重兵都不算軍的直屬單位,輔助人員是直接歸屬中樞的丞相府直轄。

“各將軍有幕府,寡人以為一些幕府應當有自己的一個直屬軍,戰時再由中樞調派兵力,由多個軍來形成一個兵團。”劉彥這是要確認漢國的軍制,立刻就讓在場軍方的將軍聽得全神貫注:“兵團之上,有集團軍,面對強敵開啟國戰,便以集團軍對敵。”

別以為集團軍是到了現代才有,實際上楚漢相爭的時候就已經出現,第一個率領集團軍的就是韓信。而集團軍的出現與劉邦建立漢國之後保留異性諸侯王有關,說白了就是召集漢這個陣營的各諸侯,合兵一處與項羽進行交戰。

集團軍的規模到西漢的時候再次重現,第二個統率集團軍的人是衛青,他率領集團軍多次與匈奴交戰,第一次是統率六十余萬人殺入草原,第二次是直接拿回被匈奴占去多年的河朔。

當然了,不管是楚漢相爭還是西漢,集團軍都是直接稱為韓信軍團或是衛青軍團,就是在軍團名字前面冠上姓名,由此可見統率兵馬的人該是多麽的榮耀。

按照道理的話,劉彥要是出動集團軍也該是留下“冠名權”,比如由冉閔統率就該在歷史上記載“某某年的某某月和日,冉閔軍團出征某某地”之類的。不過,劉彥想要的是杜絕後患,一切只因為冠名軍團的人下場都不好。

“軍隊制度……”冉閔還沒有等徐正說話,急不可耐地問:“王上是說,日後的將軍都有自己的幕府親軍?”

劉彥是腦子壞了才會讓每個能建立幕府的將軍都能有親軍,他不滿地橫了一眼冉閔,說道:“僅限於四‘鎮’將軍幕府。”

四鎮將軍其實就是鎮守各方的邊疆留守,他們的職責就是拱衛國家邊境,而守衛國家邊境理所當然是會出現邊軍,那麽有一個直屬軍就說得過去了。

是一個“軍”,不是一個兵團或是集團軍,沒有巨大的邊疆威脅時,一個一萬五千人的軍就能保證邊疆安穩,想要壓制哪一個國家臨時增加幾個軍就是了。

“四‘征’將軍沒有自己的直屬軍?”冉閔納悶地說:“四‘征’、四‘鎮’、‘四平’、四‘撫’都是平級,只有四‘征’有自己的直屬軍啊?”

不止冉閔在納悶,只是冉閔藏不住心事。

身為武將,沒有自己的直屬軍隊是一件令人很不愉快的事情,等於就是一個光杆。而這樣的情況在華夏傳統中其實比較常見,將軍級別以下的武將,例如都尉之類的隨時都是有一郡的郡縣兵可以統轄,相反是將軍以上的大多數人平時是待在中樞,等待發生戰事才會到各條戰線。一些比較特別的將軍,他們麾下是有軍隊,但基礎的數量並不會多,是發生戰事了才由中樞向各地征調郡縣兵或是青壯,組成一個出戰的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