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加快進程(第2/3頁)

挺進朔州的漢軍是兩個禁衛軍、三個常備軍和接近八萬的郡縣兵,李壇的攻勢非常迅猛,一開始就是按照劉彥的直接指示投入禁衛軍,不計損失和代價就是進攻。

禁衛軍發起狠來誰也擋不住,他們就是一直不畏懼死亡的軍隊,情勢再惡劣也會戰至最後一人,絕無可能出現逃兵。

李壇其實挺訝異為什麽要讓這麽精銳的部隊不計損失去征戰,要是好好計劃一番分明能夠減少損失,可劉彥那邊要的就是橫掃,不計代價地橫掃,像極打慢點會發生什麽不可測的風險。

事實上劉彥要不計代價橫掃朔州只有一個理由,那就是部隊需要消耗掉才能重新征召。他之前比較少投入禁衛軍,是要讓那些非系統的漢軍在血與火中成長起來,要真的屢次作戰就拿禁衛軍作為主力,缺少拼殺的非系統漢軍永遠成長不起來。

國家要強大,絕不能只靠系統軍隊,這個劉彥心裏明白。

而在李壇接替進攻朔州之前,石宣是已經逃到雲中與石羯殘余會合。

另外一個石羯皇子石斌沒能成功逃走,是玩了接近一個月的躲迷藏,後面被羌族和氐族將領捆綁著送到李匡面前。

石斌被俘之前,拓跋什翼健退兵,麾下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身邊的人不超過兩百,半數以上還是羌人和氐人。他是要堅持到底,但手底下的人可不願意,也沒見李匡有什麽承諾,羌人和氐人為了求活自己辦了。

慕容燕國方面,劉彥親自抵達幽州前線,作為交戰主力也是投入禁衛軍,其余部隊成了打下手。

還是那句話,只要劉彥肯投入禁衛軍沒人擋得住,禁衛軍不存在感情也沒有畏懼之心,只知道接受劉彥的指令辦事,要是有足夠的時間讓劉彥來反復征召,劉彥想要攻克哪個地方最終還是能夠攻下。

劉彥一發狠,只花了三天就攻下常備軍打了半個月沒攻破的涿縣,隨後又揮軍廣陽、良鄉、長鄉、安次等城,花了七天的時間掃平了範陽郡。

幽州這邊,劉彥親自指揮禁衛軍掃平範陽郡,常備兵和部分郡縣兵是突入代郡。

慕容燕國事先根本就沒有什麽心理準備,他們自己的認為是,集結重兵的範陽郡怎麽也該能夠固守小半年,真就沒有想過七天之內能夠被橫掃。

範陽郡是幽州與漢軍摩擦的前沿,之前慕容燕國很是用心的經營,十四萬駐軍七天之內沒了,消息都還沒有傳回龍城,代郡又被入侵。

親征嘛,總該是要能夠拿得出一些成績,劉彥用七天的時間來證明自己的強大,問題是手裏的禁衛軍也近乎消耗見底,攻下範陽郡之後僅是讓常備軍繼續向北推進,趁慕容燕國沒有反應過來之際平推到薊城的城下,隨後就該是穩住戰線。

幽州在大戰的時候,呂泰也是帶著多國聯軍攻擊慕容燕國的東側。

多國聯軍兵力合計八萬,會這麽少是上一次的馬皆水之戰損失太多,高句麗實在是沒青壯補充兵源,百濟和新羅則是心裏踹踹要留余地,僅有倭列島的那些藩屬國盡心盡力在補充兵源。

說起來挺奇怪,不管是高句麗、百濟還是新羅,他們受於各種各樣的原因臣服了漢國,可是絕無可能言聽計從和事事配合,倒是倭列島上面的那些國家很有意思。

倭列島上的國家,他們臣服漢國之後就一直在進行競賽,發了狂地汲取漢國的文化就不說了,對待漢國這個宗主心裏怎麽樣無所謂,表現出來的就是完完全全的跪舔,還是那種漢國愛理不理,倭列島諸國死都要貼上去的跪舔,搞得很多漢國官員都不好意思去欺負。

因為劉彥的“不再藏拙”,也是出於真正的需要,漢國對外的國戰非但沒有因為各國想要聯合而陷入頹勢,相反是因為連續向外推進使軍隊和百姓皆是陷入激昂狀態。

漢軍殺入朔州,像是很快就要將石羯趙國抹去。

劉彥親征幽州拿下一個郡,很快代郡也要攻下,耗費的時間之短令人震驚和不相信。

慕容燕國不止是南部崩盤,東部也在與多國聯軍大戰,雙方依然是在馬皆水附近拼殺,只不過這一次呂泰還帶來了龐大的艦隊,陸地兵種與艦隊互相配合之下,有戰神之名的慕容格一時間也沒有太好的辦法,戰事從一開始就是陷入僵持與消耗。

在這種局勢之下,那些心懷鬼胎的人開始猶豫,另外一些已經施行實際暴動的人則是心裏發苦。他們怎麽都搞不懂啊,不該是漢國陷入困境,到了他們能蹦跶得歡快的時間嗎?怎麽現實與想象的差距那麽大!

已經深入草原的謝艾所部並不知道太多的消息,他們出了柔然山脈繼續向東進發,部隊剛剛準備好出發,外出斥候匯報說前方出現了一個正在向山脈接近的柔然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