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腳踩江南之地(第2/3頁)

狼狽逃竄的那些異族,他們先是被漢軍逮著殺,後面又被彪悍的野人從高原驅趕下來,死傷慘重之後是逃入撾族人的地盤,卻很神奇地反過來對撾族各部落大殺特殺,迫使撾族人向北尋求泰族人的庇護。

“南涪的縣令有中樞進行匯報,撾族有幾個部落派人過去朝見,還帶著先漢曾經給過的冊封國書。”呂議說的先漢是東漢,東漢兩百多年間冊封的藩屬真的不要太多,光是西南那邊就不下於三十個。他幾乎是抽搐著臉,哭笑不得地說:“幾份冊封國書中最大的官是縣令……”

劉彥的理解是,東漢在西南搞得是羈糜區,也就是將那些地方納入華夏文化圈,給當地的土著隨便封個官職,好讓子孫後代想要那些土地的時候吼嗓子“自古以來那裏就是我們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之類的,至於子孫後代有沒有那個本事將土地拿下來就管不著了。

羈糜區在西漢和東漢的時候還不盛行,強漢一貫就是看上了就必須奪下來,只有覺得沒有多少價值,丟在一旁覺得可惜,才會丟給土著幾個連縣令級別都不到的小官。

羈糜區真正盛行是在隋唐時期,又以李唐最為發揚光大,才有歷史學家說李唐的疆域版圖看著挺大,可是真正受控於中樞的也就是那些固有之地。而所謂的固有之地是西漢時期最大的版圖,歷史上也就楊隋和朱明中樞掌控的疆土超過西漢,李唐並沒有。

撾族人求助那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劉彥根本就懶得過問,他必需知道的是從長江以南遷徙到巴蜀之地的那批人現狀怎麽樣。

“總的來說還算安穩。”蔡優為劉彥詳細解釋了一下,大體是遷徙過去的那些人原本就沒有屬於自己的土地,現在雖說還是沒有屬於自己的土地,可是生產出來的產出比原先能夠留下更多。他後面又說:“現在多生育可以獲得土地獎勵,也算是給了他們盼頭。”

生育獎勵土地是漢國前年才正式確定下來的國策,為的是鼓勵多生育來增加國家的人口。附屬的政策並沒有多少,除開必要的國家經濟和糧食輔助之外,是延續中原王朝歷朝歷代的國策,也就是男子多少歲必須成親,女子多少歲必須嫁人,要不就會有什麽懲罰之類的律法約束。

漢國的土地大部分是掌握為國有,有大量土地的除開因功被封賞之外,只有那些本來就有合法田契的家族。同時,田契合不合法是建立在漢國承不承認,那麽事實上造成的就是那些家族除非是早早效力劉彥,不然就是不被承認。

隨著船隊駛入長江水道,深入一段距離之後劉彥已經能看到兩岸擠滿了圍觀的人,不由問道:“現在長江以南還有多少人口?”

“揚州仍有接近一百三十萬,與其余各州合計約有四百萬。”蔡優特意解釋了一下,一部分從揚州遷徙出去的人口還是安置在長江以南,只是遷往那些人口稀少的州郡:“實地考察之後,廣州和荊州皆是適合開墾產糧之地,只是還需年月來進行開荒。”

廣州就是現代的廣東和廣西壯族自治區,要說便於開墾也就是在廣東一帶。

荊州則是現代的湖南,可以說開墾難度還沒有廣東那邊的難度大,要是不去管什麽生態的話,放火燒林子和曠野會是很快速的手段,處理那些根須之後就是一片沃野良田,絕對不會辜負魚米之鄉的美稱。

劉彥很清楚南方有那些地方合適作為產糧地,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滿清期間僅是湖南就供應全國一半以上的糧食,那麽不管開發多久能夠成型,反正不能那麽浪費放著不管。

“長江以南最為富庶的是在揚州,手工業非常發達,處處是良田。”桑虞說這句的時候卻是顯得有些陰測測,對著庾翼不是問話地問道:“廷尉署有搜索職權,對揚州的一些事情該是了然吧?”

漢國不是進行了一些改革嘛?其中最大的改革就是一些執法以及監督上面。諸如禦史府主量刑與審判,廷尉署專諸搜索、緝拿、關押之權,大理寺行監督之職責。

庾翼本來還用復雜的心情在觀看兩岸的圍觀人群,頗有些時過境遷的意思,被桑虞突然來那麽一下,開始明白為什麽越來越多的同僚對桑虞不待見了。

“這……”庾翼見劉彥看過來,先不說劉彥對那些事情知不知情,被桑虞捅出來就不能不說:“大多數叛逆被滅,家產歸於國有,卻有一小部分的土地……並未錄入國有田冊。”

劉彥對那些事情知道嗎?很顯然並不是毫不知情。

南方在東晉小朝廷時期是世家林立,他們主導著國家的走向,對土地的侵占以及兼並國家根本就管不了,差不多是恢復到了戰國時期楚國的狀態,也就是氏族分割自治,至於聽不聽中樞的指示和命令只看個人自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