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莊子之說《胠篋》(第2/3頁)

劉彥想要征募南方人參與國家治理的消息傳播得挺快,他在進入汝南郡地界的時候,許許多多的當地家族是組織起來進行迎接。

要是按照地理位置,汝南郡實際上是屬於長江以北區域,以政治區分汝南郡原先是石羯趙國的地盤,算不得是東晉小朝廷治下。但是對汝南郡這邊的人比較尷尬的是,按照漢國的地理分布他們就是南方人,反正是與漢國如今的北方各集團八竿子打不著一塊去。

現在可不是現代,就是現代的天朝也有官員的地域之分,哪個地方比較能出官員雖然沒有人會去講,可真的是存在。現代還有政黨在淡化官員地域之別,沒有政黨體系的如今講的就是出身的地域了。

北方有數個集團,比如魏郡的桑氏一系,冀州的崔氏一系,青州的蔡氏一系。

南方其實也有集團,江夏郡的呂氏一族就是其一,他們這一系集中著先期北上的大多數世家,理所當然就是代表南方的最大派系。

他們身邊就聚攏著所屬出身的一批人,那些人當官之後理所當然是會向最有威望的人靠攏,利益集團也就產生了。

能代表南方的除了呂議這個群體之外,隨著桓氏和謝氏進入到漢國官員體系,桓氏和謝氏周邊也各自聚攏起了一批人,再來就是中間入夥的庾氏。等待東晉小朝廷滅亡,大多數作為失敗者一方的家族其實是有些懵,很多千年世家不管是矜持還是矯情都不會輕易找誰投靠,一些想找人投靠的則是沒有被接納或是根本不知道找誰。

劉彥沒有刻意去了解前來迎接的都有誰,該是一些什麽人很快就會有了解並匯報上來。

“兩成為本地原先的豪強,其余為從它處遷移過來的移民。”崔宗無比恭敬地躬著上半身,很詳細地介紹完該介紹的,後面請示:“如何安排,請往下示下。”

崔宗是劉彥新一任的貼身秘書郎,出身冀州崔氏嫡系,乃是往後崔婉的堂兄。他事先並不知道自己會成為君王貼身秘書郎,履任也就只有四天,暫時還沒有適應過來。

劉彥稍微皺了下眉頭,君王能夠注意到的除了國家政事也就是他國元首和著名戰將,本國一郡之地的某些豪強根本不用親自安排該幹些什麽。

崔宗看到劉彥明顯的皺眉動作立刻原地向後退,額頭之上也是冒出密密麻麻的汗珠。

在封建王朝時期,別說是君王這一級別,就是郡縣的官員也只是講威嚴而不幹親民的事。這個是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有貼切關系,威嚴比親切更為有用,尤其對君王來講更是這樣。

很多時候不是君王不願意親民,是該保持自己的神秘感,再來就是相關的安保考慮。君王當然不會無視百姓,但絕對不會輕易去接見誰,哪怕是接見鄉老的機率都會比豪強高。

汝南郡的那些豪強要是以為自己來迎接會得到君王的接見就顯得太天真了,他們只夠資格讓侍郎級別的官員出面。一些人想要獻上禮物給君王,還是那種沒什麽特別意義的禮物,得到的只有呵斥。

劉彥在汝南郡連郡守都沒有召見,只是按照傳統請來一些年紀足夠大的老人。

被安排過來的老人最高壽的是七十二歲,他是在三國並立末期生人,歷經三國歸晉,永嘉之亂和衣冠南渡當然也是親眼所見。

“小老兒原是並州人士,偽朝大肆遷移胡虜時南遷,於野王(西晉的河內郡)安生了三載,永嘉之亂時再次南遷,逃到了陳留……”老人顯然是有良好出身,年紀大了思維清晰,說話卻有些不利索,講述以往的經歷:“北人大肆南逃時(衣冠南渡),小老兒跟著一塊南下,進揚州卻無容身之地,才來的汝南。”

衣冠南渡時期有一百多萬人從中原各地逃往南方,絕大多數人是跟著當時的高官貴人前往揚州。超過百萬的北方人南遷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是對普通百姓來講更是這樣,逃亡途中病死和餓死的人不計其數,哪怕是到了地頭許許多多的百姓為了活下去不得不賣身為奴,也就讓各世家的蓄奴更為嚴重。

史書上沒有詳細記載“衣冠南渡”的過程,只是寥寥數筆的“春秋筆法”,更沒有記載南遷的各世家是怎麽使南方本地世家屈服。野史上倒是有一些說法,南逃的世家正是因為收編了一同南下的百姓對南方本土世家開戰,雙方死掉的人足有數十萬,眾多的南方本土世家也是族滅。在那一場爭奪生存空間的戰爭中,北方世家不但是搶地盤,幾乎是能搶的都搶,才有了後面從北方南逃的世家,成為東晉小朝廷控制者的事實。

聽完故事的劉彥有著太多的唏噓之感,搞成這樣完全就是當時的社會精英自己作死,可悲可嘆是那些死於南逃的百姓,當然還有留在北方被胡虜各種淩虐的百姓,足以說明當權者要是腦子壞了會產生什麽影響。